成事在谋。谋事在人。
社会自古就有“谋士”,今日军营更有“参谋”一职。
今年是我参军工作五十二年。回首军旅,我在意的荣誉不是团座、处长,而是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院长“首席高参”。在南京政治学院,处长主任秘书参谋干事助理员有百人之多,我被誉称院长“首席高参”、“陈大参谋”、“陈高参”。器乐演奏有首席、外事谈判有首席,当参谋被誉“首席”,我自荣焉!
但在部队,在民间都有一个说法,“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其实,说话响不响,不见得带“长”不带“长”,而在你的谋识高不高,办事能力强不强。在学院,我常到专业系了解教学与系务管理情况,曾被系里夸言为:不是参谋来了,而是部首长来了,去了都是系主任汇报工作。南京政治学院是总部直属院校,上有同仁说,陈参谋找来的事不好办,意即不得不办。我写的简报文章,总部基本是收到一篇发一篇。看一名干部,上级机关与同仁不是简单观其岗职,更看你的真实才干。有些人虽带“长”,其实就是领班跑差的“头”,不见得有高谋高见,更非“高参”。
一个人无论从业什么,做事都得先谋。精谋则棋高,棋高则事成。
谋事何以见高强?
谋见大势。谋事在人,成在天缘。天即大势、全局走向。大势不可逆。顺势可为,逆势则败。大势在眼,全局在胸,方能觅得落棋的点位。就我个人来说,学龄前与中小学近20年、军营20年、政府机关20年,几乎20年一个选择。每一选择都是顺势而行。回头看,人生重要时段都踩对了点拍。
在部队还有一个说法,参谋是首长的“副脑”,为首长机关而谋,就要站位到首长的高度,用首长的视野去观察思考问题。“高参”贵有高见。
1983年秋,我在南京政治学院留校当参谋。每年开学典礼前,朱京院长就喊我到他办公室,说:我们商量一下,开学典礼上我讲什么,然后你写好直接送我。当时,作为教务参谋,我对全国全军教育大势,对政院全院教学及整个院务情况都在心在眼,所见所言在谱位,首长讲话文稿写出来不会被“枪毙”重写。无论在军营还是在地方,无论当参谋秘书,还是当处长书记,我多被视为所谓“秀才”。对我而言,“秀才”与“高参”意思相近,但更喜“高参”之谓。
只是有趣的是,年轻时曾被称点子多,且“秀才”前面被戏加个“黑”字,所谓“黑秀才”。这里“黑”近意“歪”。我是左撇子。有言,左撇子人有点“歪”。读中学时,曾用打油诗形式,写过炊事员如何不讲卫生的大字报,被语文老师赞之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而风动校园;我曾喜欢一女生,对其追她的我之“情敌”很吃醋,使过放言传播恋情计,斯为“歪”也!
我参军后,阳光星辰,洗心铸魂,勤力明事,一路正道。所言常为领导所重,所文多被刊物采用。其因,首在眼明大势,言在点格。时光如逝浪淘沙。至今知网上,还挂有三十五六年前我在军营写的多篇有关儒学、教育学研究的文章。立德立言,斯言如立矣!
谋着先鞭。我很欣赏克林顿一位顾问讲的:杰出人士成功的第一条就是“主动性”。“主动性”是一种前膽性与进攻性的心理素质和行事状态。行事主动,务必谋事在先。做事的起手点线、攻围进退、盟势借力、软硬取向、都要深谋熟虑,精心计策,甚至见人之未见,谋人之未想。使工作有先人之明,粮草早备,兵马先行,抢占要寨,快步入战。从年轻时到现在,我都有一个习惯:做事必先细谋深算,先拿出多维的行动方案与计划,再作实施,行事过程中再因势调整。这样,成功率就高,失误就少。现在家长学生都在热议中考、高考,回忆我50多年前的中考,也是谋识先行。以我当时写作能力,自信作文考试一定在班级前两名,但我一心想争第一名。中考前一周,便开动脑子猜题押宝。从题目意段到词汇句式,都想得很详细,做足了准备。两道可以自选的考题都猜到了。力避热题,选做了一道难写题,果然得分第一名。在此也证言,谋着先鞭多胜卷。放眼回顾中国革命,无论土地革命战争、还是抗日与解放战争,毛主席总是特别强调先有调查研究理论准备,先有战略谋划,而且以身力行,为全党做出了榜样,最好地证明了高谋在前,谋高得胜。
谋有创见。日月逝水,势变事异。所谓创见,就是不囿陈见,因事求是,慧眼卓识,事有独招。办一件事有一路招数,办十件事有十路招数。千事千面,点点对路,谋高一曲,事出别才,胜出的可能性就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农村包围城市”、长征、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都是最伟大的创见。改革开放,科技革命,更是走的创新之路。以我个人发展而言,同样受益于创见思维。打倒“四人帮”那一年,60军魏金山政委到我们部队开座谈会。那时正是我被误认“骄傲自满”,提干遇挫之时。我对此次座谈学习毛主席亲自提议汇编的马恩列斯33条语录精心准备。果然,发言受到魏政委好评。其时不久,党中央打倒“四人帮”,我被魏政委点名调入60军理论组、“大批判”写作组。我曾因一言建议被误解“骄傲”而遇冷,又因一言亮点被赏识而柳暗花明。写文章,我从新闻发展到论文、杂文随感和散文,也是力求创见。文有创见才有别味读头。社会生话中,常见许多人能说会道,滔滔话语不绝于耳。但十言八九是废话。江湖汹涌,首在斗智。自古英才多卓识,昏眼随波多败矣!
谋勇互动。我曾写过《智慧是靠勇气得来的》一文,南军军区《人民前线》报发稿一字一个标点未改,并被评“红旗稿”获奖。此文极言勇气之重要。“谋”非温室自开的花朵,谋勇是互动互成的。谋坐怀于勇,勇借谋发力。做事要情智兼勇,且谋且行,且战且谋。有谋无勇是懦夫,有勇无谋是莽汉。《好汉歌》唱得好:“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走九洲。”“该出手”是谋在应然,“就出手”是勇敢出击,“该出”与“应出”即是谋勇的统一。在南京政治学院,我负责研究生教育时,发生研究生违纪同居和考试作弊事件。对此是否处分小有争议,我认为事在军营,对违纪作退学处理严在应然,我秉持军纪,对其坚决做了退学处分。我自认果决笃行,拿定的主意风吹浪打不动摇。世上的许多事皆失于有心而无勇,有谋而不战。棋高一着出奇兵,两军相争勇者胜。非勇不能把谋落到实处。谋勇双全,兼具谋士和战士两全之美;谋勇合力才能转化为战斗力、生产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谋出底蕴。所谓“底蕴”,通俗讲就是肚子里有“货”,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有底蕴自放“电”。底蕴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积累,一个是经验积累。进而再把这种积累沉淀为理性,转化为判断力和谋化力。一个人有没有高谋招数皆与底蕴相关。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件事的处理,折射的是一个人一辈子的知识积累、社会历练和气质情怀。一个人要当好自己的“高参”,从青少年时期就要抓好知识积累,风雨历练和性格养成。在我身上可以看到农民的性格、军人的性格和我母亲的性格,看到我少年时代的顽皮不顺和后来在军营军校的勤勉求知和奋发向上。我读马列,读经史,读哲学,读诗文。马列给我思想明灯;经史给我经鉴史鉴;哲学给我知行方法论;诗文给我人文性灵。改革开放之初,我在部队参加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着力攻读中西哲学史,精研写作与儒学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文化视野。在一个人的知识底蕴中,懂得哲学是最为重要的。西方视哲学为智慧之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方法论看人看事,以怎样的方法论解决人生遇到的问题太重要。哲学解决的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思辨的哲学变为行动的哲思,这中间有一个实践的桥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过深入思考,变理性思辨变为行动方案去实施。有了务实求是的辩证思维,建言献策,做人做事,就容易在势在时在格,少跌陷,少失误,多成事焉!
天行有常,风云变幻。江湖潮生,红尘浪浑。现在,商家都言生意难做钱难挣。难乎哉!我尤言:思路决定出路。思即谋也!生意越难做,越期卓识高谋,越盼“高参”会盟!拳脚乱出,进退失据,势必危殆矣。让我们探谋高见盟高朋,振臂奋进搏浪行!极目天野,天亦有言:
何事劫波悲跌阴,
市场落棋看高谋。
龙吟天风腾华夏,
马啸川峰竞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