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沭阳县韩山镇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部署要求,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转变思想“动真格”。“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做做样子,更不是蜻蜓点水一过了之,而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韩山镇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结合现实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明确项目责任人、时间节点、成效目标,将“自己”摆进去,将“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主动担当作为。以服务群众为主线,提升群众获得感为出发点,开展党员干部交心谈心、老干部老党员座谈、入户走访群众等,听取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声、呼声,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围绕为群众办实事“路径图”建言献策,以解决问题、满足急需为导向,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重要意义、开展时间、活动载体、工作要求等内容,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营造全镇上下人人参与、主动作为的良好氛围。
产业发展“用真招”。“我家每年自繁自养的‘山东白山羊’数量保持在220只左右,平均下来,每年销售80只至100只左右,好的年份,可以卖出去120多只,按照近两年的市场价,扣除成本,一年可以净赚14万元。”韩山镇桔园村村民小组“山东白山羊”规模养殖户李运久开心地说道。韩山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养好一头猪、栽好一株果树、种好一亩蜜薯”的产业发展思路,借力县农业农村局、乾祺公司等帮扶单位,建设大吕庄等村1000亩辣椒高产示范基地,发展蜜薯等特色产业,带动全镇以苹果、核桃种植为主的“庭院”经济发展,以更加优化的产业结构、更上规模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社会治理“动真思”。韩山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乡风文明行动,对全镇各类党组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同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内容,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村“两委”、农村党员、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村民小组长、保洁员等组成一支能深入一线、能发现问题、能干实事、能讲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在乡村振兴、矛盾纠纷调解等社会治理等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主动亮出党旗党徽,亮明党员身份,冲锋一线开展宣传引导和服务群众等工作,以切实的举措、切实的行动,增强行政执行、服务群众、平安建设等能力水平。
志愿服务“动真情”。“谢谢你们了,我是第一次接种疫苗,因为年纪大了手机微信都不怎么会用,刚刚听到要用手机注册我就心慌了,还好有你们帮忙,才顺利完成疫苗接种。”在韩山镇卫生院疫苗接种过程中,韩山村的魏玉珍大妈对志愿者说。韩山镇党委政府以真情、真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医等重点民生领域,在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治理运动等工作中积极发挥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截至目前,镇党委政府班子开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23项,开展各类志愿服务60余场次,参与400余人次,用真情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办扶危济困的实事。 林伟 吴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