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中泰国际小区的垃圾亭完成升级改造,以全新面貌亮相。曾经那个让人掩鼻疾走、唯恐避之不及的角落,如今正悄然上演一场“美学革命”,这不仅是垃圾亭的升级,而是建邺区沙洲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

建邺区中泰国际小区位于江东中路313号,属于商住两用小区,体量大、流动人员较多,而现有的垃圾亭覆盖6栋504户及200米商业街,沿街临时设置垃圾桶11处,不能满足现场撤桶和实时分类垃圾的投放,高峰期垃圾满溢、地面污染、设备超负荷,严重影响商住综合体环境及居民投放需求。
今年9月23日,垃圾亭更新方案通过业主代表现场意见决定,最终分类驿站方案经表决通过,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0月,施工队正式进场施工。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沙洲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安排工作人员及物业轮流值守,同步维护现场垃圾分类秩序。他们耐心地向居民说明施工期间可能带来的不便,争取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做好安抚工作。
11月11日分类驿站改造完毕,当天就投入使用,分类驿站总面积约32平方米,设窗口式和自助储存两个分类投放区域,可满足不同人群的投放需求。主体全结构为不锈钢打造,加装智能雾化除臭设备、地下污水管网、设置独立沉降式冲洗区,地面铺设大理石砖让地面整洁易清洁,原商业街垃圾桶目前已全部入室。
据悉,该分类驿站设计严格按实际需求比例改造,能承载40个分类垃圾桶,确保垃圾不满溢,周边环境符合民生需求,满足实际投放,大大提升了综合体垃圾分类硬环境。

改造前

改造后
“以前逛街看到的是满桶垃圾,地面油污,现在成为了综合体的打卡点,忍不住多看两眼!”提起改造前的场景,居民陈阿姨回忆道。

此次垃圾亭更新改造,以实际行动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沙洲街道垃圾分类负责人表示,该项工作的体现了街道对商业综合体实施垃圾分类民生工作的重视,为综合体后期引领了方向,让垃圾分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实用性更强,环境匹配更和谐,艺术性更拉满。
(陈冬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