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警,国防担当。10月16日,南京警察学院(森林警察学院)千余名大一新生在知行楼大礼堂聆听“海空卫士”王伟的故事!王伟烈士为国捐躯,是每一个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他的妻子阮国琴上校动情地讲述了她和王伟的家国情怀。她掷地有声地讲述,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学子的心。此前,阮国琴上校还在徐州作了专题报告,参观徐州、南京两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伟系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共党员,中国海军航空兵一级飞行员,生前为海军航空兵38263部队64分队中队长、海军少校军衔。

南京警察学院的报告会现场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EP-3电子情报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侦察,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Ⅱ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其中僚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军飞机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壮烈牺牲。
英雄王伟远去后,他的妻子、海军上校阮国琴也成为国人关心的对象。她从此走上宣讲英雄成长经历之路。在工作十分繁忙和身体有恙的情况下,她仍安排时间走进江苏,以国防教育宣讲导师的身份在徐州、南京宣讲。

南京警察学院的报告会现场
英雄王伟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中国空军某项科技的跨越式进步,用生命捍卫祖国领空安全和尊严。
在南京警察学院的报告会中,阮国琴上校回顾了丈夫王伟的人生经历。她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和王伟最后的告别是在2001年的3月31日。那天下午,王伟结束了一天的飞行任务回到家,告诉她第二天他还要到外场值班,晚上值完班才能回家。他已经连续3天有飞行任务,4天没回过家了。
“那天,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特地骑着自行车回家来告诉我一声,见一面就要回大队宿舍休息。王伟临走的时候,我像每次分别时一样,紧紧地拥抱了他。这是我们之间分别时的一个习惯,只要他去飞行,我总是要抱他一下,希望他安全归来。那天很特别,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让他抱紧点、再紧点,然后一直把他送到单元楼外面的大门口,目送他骑着自行车的背影消失在路尽头,这是王伟留给我的最后的背影。第二天,4月1日,王伟在他战斗值班的南海上空壮烈牺牲了。”

青年学子认真听讲
王伟已经离开24年了,这么多年来,阮国琴上校一直觉得他未曾离开过。每年的4月1日,看到王伟的墓前摆满了各地缅怀者献上的鲜花和礼物,她感受到:人民没有忘记他。有一件特殊的“礼物”,让她印象深刻,那是一艘辽宁舰的模型。看到它,她泪流满面,因为王伟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中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如果他的在天之灵看到我们有了自己的航母,有了自己的舰载机,该多么欣慰啊!”
为了让祖国和人民沐浴和平的阳光,王伟把自己年轻的生命融进了他深深眷恋着的蓝天和大海,用英雄的壮举铸就了人生的辉煌!作为他的妻子,阮国琴上校撰写了《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更好地远行。王伟的81192是一架永远不会停航的战机,永远守卫着祖国,守护着每一位中华儿女!
阮国琴上校的报告,一次次激起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中,阮国琴上校向南京警察学院赠送了她撰写的书籍《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此书不仅为英雄立传,更是表达了对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尊严的中国军人和国防事业工作者的敬畏。

阮国琴上校赠书现场

嘉宾留影
类似的场景,10月13日还出现在徐州医科大学报告厅。“青春医路追光 铸就强国担当——‘海空卫士’英雄王伟妻子阮国琴上校国防教育报告会”中,同样情暖学子火热的心。
从一次次掌声雷动、听者深受震撼的场景看,活动极具传播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阮国琴上校严谨、热情、博学、谦逊的精神,所到之处无不让人深受感染。她在为徐州医科大学大一新生作报告时,情到深处眼眶湿润,仿佛英雄丈夫又回到了亲人的身边。
在南京的报告会前,阮国琴上校还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表示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当天,她又来到坐落于溧水区东屏湖畔的大金山国防园,参观园区内的革命战争史展览馆、党史国史教育馆、雷锋文化馆、抗战纪念墙、武器陈列区等主题场馆,感受红色文化,强化国防教育理念。

阮国琴上校向大金山国防园姜庆香等介绍书作内容
参观过程中,阮国琴上校对南京有这么一处资料翔实、规模宏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感欣慰,同时对该基地获评“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并与苏州大学等20余所高校建立教学合作关系表示赞赏。
活动中,阮国琴上校向大金山国防园赠送了她撰写的书籍《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
撰文/陈朋祥 摄影/张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