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8月1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之旅在小市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火热开启。工作站携手青雁未成年人关护中心,共同策划“法治时光——看哪吒,学《民法典》”主题活动,巧妙借力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奇幻情节,为辖区少年儿童打造了一座连接神话想象与现实法治的桥梁。
活动现场,老师精心选取电影中一幕幕精彩片段,引导孩子们在熟悉的故事里探寻法律真知。当哪吒踏着风火轮在陈塘关横冲直撞、碎石断瓦纷飞时,孩子们立刻联想到:“哪吒才3岁,李靖夫妇要负责赔偿!”老师顺势解读《民法典》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致害责任条款,监护人责任概念在生动的剧情中变得清晰可感。
太乙真人醉醺醺倒骑飞猪的滑稽场景引发阵阵笑声,老师适时抛出问题:“这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危险行为?”“酒后开车!”孩子们异口同声。电影片段瞬间化作鲜活的普法教材,《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严禁酒后驾驶的规定,借由神话人物的“反面示范”深深印入脑海。
陈塘关百姓熬制藕粉过程中,大爷和大娘忍不住抠脚、擤鼻涕,老师点明这触碰了《食品安全法》红线;敖丙替代哪吒参加升仙考试的情节,被犀利指出涉嫌“代替考试罪”,诚信应考的法律与道德准则在讨论中得以强化;而针对百姓集体孤立哪吒的行为,老师引导孩子们援引《民法典》平等权原则,深刻批判歧视伤害,播下尊重包容的种子;哪吒闯入石矶住所并攻击的行为,被明确为现实中“非法侵入住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映射,公私财产与人身权利不可侵犯的理念呼之欲出…… 现场气氛活跃热烈,孩子们争相举手,将电影情节与现实生活场景大胆关联,稚嫩而敏锐的观察力让法律条文褪去晦涩,闪耀出贴近生活的光彩。“原来哪吒搞破坏,爸爸妈妈真的要赔钱啊!”“不能学太乙真人,喝酒后什么车都不能开!”——童言童语间,法治精神悄然内化。这场“神话+法律”的跨界对话,不仅点燃了学法热情,更在幼小心灵中刻下了权利边界与责任担当的清晰印记。
小市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与载体,深化法治教育成效,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知法、懂法、守法的成长晴空,焕发守护公平正义的蓬勃力量。
通讯员孙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