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6月1日,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中央商务区社区党总支与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处党支部共同开展 “六一学农趣,国学润童心”亲子共耕实践活动。
活动当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兴致勃勃地开启了农学体验之旅。他们穿梭在田间,亲手采摘鲜嫩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费力却又兴奋地抱起圆滚滚的西瓜;在鸡窝旁,小心翼翼地捧起温热的鸡蛋,每一次收获都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在劳作间隙,大家围坐在一起,齐声诵读“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深刻感悟国学经典中蕴含的珍惜劳动成果之意。
中午时分,亲子家庭携手来到包饺子环节。家长和孩子们分工协作,揉面、擀皮、调馅,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包出了形态各异的饺子,有的像元宝,有的像小船,现场充满了温馨与欢乐。随后,亲子家庭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欢乐之情溢于言表。
此次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素养培育的双向赋能,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金穗花园社区开展“学在沙洲 童心传非遗,巧手塑竹魂”活动
6月1日上午,金穗花园社区在社区活动室仿开展“学在沙洲 童心传非遗 巧手塑竹魂”的六一特别活动,让传统技艺与童真创意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活动一开始,同学们观看视频微课《竹节人》,被咔嚓咔嚓的竹节人所吸引,欢笑声此起彼伏。随后,同学们化身“小匠人”,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竹节人”,有的捏着棉线小心翼翼地穿竹节,有的抓着彩纸“唰唰”剪出披风,有的给竹节人画上眼睛、端起“武器”。接着,同学们捧着自己设计的竹节人登上“擂台”,“青竹大侠”、“飞天竹蜻蜓”和“小卫士”组队作战,使“竹节人”不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能带来欢乐的“活宝贝”。
中城社区开展“六一”关爱下一代活动
6月1日,中城社区携手建邺区潮妈乐享汇、林家营造团队开展“六一”关爱下一代系列活动。
活动在“传承文化根脉 巧手筑造匠心”纸艺龙舟DIY活动中拉开序幕。辖区青少年们化身“龙舟工匠”,一边了解龙舟竞渡所蕴含的历史内涵,一边在协作实践中完成了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随后,活动老师以原创动画《端午奇妙游》,带领孩子们穿梭时空,溯源龙舟竞渡、艾草驱邪的深意,并现场传授江南端午“吉祥糕”——绿豆糕的制作精髓。孩子们揉捏着融入桂花蜜与抹茶粉的豆泥,用“龙舟竞渡”、“粽叶飘香”等模具压出“吉祥糕”的美好祝福。
紧随端午余韵,6月1日,历经一年精心培育的“小晟星志愿服务队”开展了“童心筑梦·共赴成长”活动,青少年们全程参与“晟星自然博物馆”的扬帆启航,在首期“生态与生命”主题展览中,孩子们巧手利用环保绿植与手作花朵,将主墙装点成生机勃发的“花墙”。“小晟星志愿服务队”首批20名队员将化身社区“青春合伙人”,深耕于环保宣传、扶弱助老等公益领域,以少年担当点亮社区治理的星火。
此次活动,有端午的粽香、纸龙舟的巧思,有志愿服务队的旗帜、自然博物馆的灯光,点燃了少年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与科学探索的明眸,让童心在实践中成长,在传承中闪光。(张春钰 姚文 谢杨柳 莫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