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此前是商户堂前满飘香,附近居民遭了殃,现如今是民俗老店排长队,网红商家忙得慌,八方来客纷纷赞,南京明瓦廊巷美食一条街,环境的改善、管理的提升,大家有目共睹。”南京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公众委员、居民代表刘民军如是说。
4月24日,记者从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召开的“问需于商、共管共治”商户管理模式暨朝天宫街道商户自治协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得益于朝天宫商户自治协会的功劳。在协会在政府与商户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并引导辖区商户依法经营、自我管理,做好门前三包。
据介绍,朝天宫商户自治协会涵盖街道辖区内各类商户,包含餐饮、零售、商超、农贸市场等。“协会作为商户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为政府了解商户实际需求以及商户向政府提出诉求打通了渠道,构建了平台。”协会秘书长崔洁介绍,协会会定期邀请商户代表、政府部门代表、公众委员等参加座谈。商户们阐述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向政府提出实际需求,也对政府日常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朝天宫街道积极配合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座谈,了解商户的实际情况,并就商户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自治组织不仅将商户组织到了一起,街道、社区、居民也都参与进来,经营中遇到问题,在联络群中一反映,很快就会得到响应。而以前,很多问题不知道找谁去解决。”李记锅贴负责人李永健坦言,这一创新管理模式让商户切实感受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
据悉,目前,协会还专门成立了自治考核小组,成员由商户代表、居民代表、执法局组成,考核内容涵盖门前三包“绿、黄、红”分级管理、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协会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按照商户、居民、执法局 4:3:3 的分值比例给商户打分,对考核前三名进行嘉奖,后三名的则进行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严格落实上限处罚。同时,协会还会视情取消 " 落后 " 商户的会员资质。
朝天宫街道综合执法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问需于商,共管共治,商户自我监管意识逐步提高,城市治理效果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朝天宫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门前三包类行政处罚案件今年同比去年下降30%、垃圾分类处罚案件同比下降40%、12345城管类投诉同比下降35%,环境类投诉同比下降45%。
秦淮区城管局市容科三级主办韩亚斌表示,近年来,该区积极落实“精管善治”,实现门前三包知晓率、签约率100%。与此同时,还积极建立门前三包自治联盟,由政府管理逐渐过渡为商家共管共治、相互监督,目前全区已建立自治联盟194家。
通讯员 庞博
江南时报记者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