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乡村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鹤龄社区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以及产业增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走出新路子。
鹤龄社区通过对村庄的房前屋后进行整治,新建花圃、菜圃代替“脏乱臭”的鸡舍鸭舍,打造以“仁义诚敬孝”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根治乡村“拉链路”,硬化5万平方米的村街小巷,以上级资金支持等方式,盘活公共用地,建成健身休闲场所。同时,社区收集闲置土地共100余亩,用“小改大”的方式整合为高效农田,保证农田一年四季“有种有收”,并组织全村劳动力参加开垦、除草等活动。首次种植的早稻新品种,目前已全面进入收割环节。社区推动农村从“外在美”走向“生活美”,以绿治脏、以绿净村、以绿美村,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点赞”。
乡村治,则百姓安。鹤龄社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真正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陆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