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多措并举开展反诈宣传,筑牢通信安全防线
2025-09-01 15:19: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倪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您好,您的手机号因涉嫌发送违规短信已被停机,需点击链接验证身份解封……”市民王女士近期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正准备点击链接操作时,手机突然收到中国移动发来的反诈提醒:“警惕冒充运营商诈骗,切勿点击陌生链接!”这及时的提醒让张女士避免了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如今,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连云港分公司(以下简称“连云港移动”)积极应对,通过警企合作与主动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为了让企业员工深刻认识诈骗的危害与套路,连云港移动专门邀请了当地公安机关反诈部门的专业反诈人员到企业进行宣讲。反诈人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案例,生动还原了网络诈骗、金融诈骗等各类诈骗案件的全过程,其中一个与手机号冒用相关的案例让在场员工尤为警醒。“去年我们破获了一起冒充企业财务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件,骗子正是利用非法获取的手机号完成了关键诈骗环节。”反诈人员严肃地说道。据其介绍,某贸易公司员工王女士将闲置手机号转售给他人,未曾想该号码被诈骗团伙冒用。骗子通过技术手段伪装成王女士公司的总经理,用这个手机号给财务人员发送短信,声称有一笔紧急货款需要支付,并提供了“新的收款账户”。由于手机号与公司系统中登记的高管备用号码存在部分关联,财务人员未加核实便将50万元转入了骗子提供的账户,直到总经理询问款项进展时,才发现遭遇诈骗。而王女士因出售手机号未及时注销相关绑定信息,不仅被警方调查问询,还因关联责任影响了个人征信。“这类案件中,手机号就是骗子的‘敲门砖’,他们会利用号码的关联性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反诈人员特别强调,移动员工作为通信服务的一线提供者,更要清楚手机号管理不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移动服务厅内,用户随处可见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内容。营业员在为用户办理业务,尤其是新开卡、号码变更、身份信息更新等关键业务时,会主动结合操作流程插入反诈提醒:“先生/女士,现在诈骗电话较多,请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切勿轻易向他人透露验证码。”“如果您收到声称移动客服或公检法的转账要求,建议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这些提醒已成为服务标准流程的一部分。

  在技术反制层面,连云港移动充分发挥运营商的数据与网络优势,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治理工作。通过建立异常话务模型,实时监测高频呼叫、短时突发流量、GOIP窝点等特征行为,已向警方提供涉诈线索15条,协助捣毁犯罪窝点3处,查缴GOIP设备8台,有力支撑了警方实现从技术溯源到窝点打击的全链条治理。

  (倪玥)

标签:手机;移动;诈骗
责编:陈衍晖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