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8月份以来,连云港市灌云县公安局社区民警义无反顾地坚守在战“疫”最前沿,成为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急先锋和平安卫士,他们坚守在一线的身影,为战“疫”筑起坚实屏障。
周二上午8时,侍庄派出所社区民警李云锦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疫情摸排和宣传工作,走在辖区的道路上,只见平时车来人往的街道仅是寥寥几人,辖区大多数居民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尽量少出门、少聚集。随着与重点地区返灌人员一家一户的见面、核查、嘱咐,一起摸排的辅警陈民脚步渐渐放慢了,似乎也累了。不知不觉已是中午12点,回到所里吃完午饭,李云锦和陈民也没有休息,顶着烈日,继续走访辖区正在运营的企业,从入门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到员工的体测检测,事无巨细,一一对企业疫情防控进行指导要求。
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灌云县公安局各派出所迅速启动最高等级社会面防控勤务,日均投入600余名警力督促全县网吧、浴室、棋牌室等场所暂停营业,突击检查、严控集聚性群众活动。115名社区民警进村入户,严格落实属地防控责任,做到政策宣传到位、动员号召到位、摸排管控到位。
“请问房主是你吗?”“请问你什么时候入住的?”“请问你最近去过南京和扬州吗?”“请问你都和什么人接触过?”
连日来,侍庄派出所社区民警李状以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个角落,上门做好各个小区的人员排查、进出登记等工作,耐心地讲政策、讲法律、讲利害关系。
和李状一样,民警卞壮壮也忙得不可开交,既要忙着处理警情,又要加强对各查验点巡逻防范。
“在开发区某企业门口,一名欲进入厂内的男子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查……”8月9日下午,侍庄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卞壮壮立即赶赴现场,只见工厂门口一名没戴口罩的男子,正冲着保安大声嚷嚷:“灌云又没有疫情,为什么要这么严?”上前了解情况后得知,是该男子不听工作人员的提醒、劝阻,拒不配合疫情防控佩戴口罩和提供行程码的要求。“就是因为‘严’,灌云才平安。”卞壮壮语重心长地说道。随后,他又向男子讲解了疫情时期违反防控要求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讲法讲情讲形势,男子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疫情防控期间,全县115名社区民警整合动员668名网格力量,全面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以小区、场所、单位等区域全覆盖为标准,统一查验苏康码、行程码。同时,配合属地乡镇、村居,对进出辖区及村庄主要道路口设置400余个防疫检查点,在全县134个住宅小区落实社区民警捆绑责任制,由网格员协助小区物业全天候管理,参与宣传解释、体温测量及治安管理等工作,对拒不配合防疫工作的,一律移交派出所进一步处理。
“疫情防控别大意,少出门、少相聚,非必要,不离连。”伊山派出所社区民警颜廷锁每天带领网格员,拿着小喇叭,重复播放着自编的顺口溜,在社区里走街串巷开展入户走访宣传,核查中高风险地区返灌人员,抽查辖区居民苏康码、核酸检测、行程轨迹等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行程更是超过了20000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全面摸排,灌云县公安局严格落实“五包一”管控措施,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实现摸清底数抓防控。同时,社区民警组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全面梳理社区外来人口情况,入户走访,通过微信群向辖区单位、门店和群众广泛宣传疫情防护。
社区摸排走访,时间急、任务重、风险高,需要挨家挨户跑,更需要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耐心。近日,颜廷锁和社区网格员、居委会、医务工作人员、网格志愿者一起开展“五包一”查控时,发现华某小区李某系从南京回灌人员。经上门做工作,李某愿意居家隔离,但不愿意开门量体温,说是害怕工作人员将病毒传染给他。面对这种情况,颜廷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法律宣传与暖心话语说透说明说彻底,李某终于放下思想顾虑,并意思到自己的主观错误,最终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其后,他每天主动报告体温情况,保证认真做好居家隔离。
为确保这项工作平安、顺利开展下去,爱动脑筋的颜廷锁又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通过加微信视频聊天,现场测量体温的办法,既保证了人员居家隔离工作落实到位,又能及时掌握这部分人员的体温测量情况,很快他的这一做法被其他社区民警学习应用,不仅大大增强了防疫人员的安全系数,还明显提高了整个防疫工作的效率。
不厌其烦地劝说,亲力亲为地引导,不知疲倦地奔走,为了防控疫情,社区民警身处一线,却没有丝毫的退缩和放松,每时每刻都在逆行而上,守住任何可能的“缝隙”,守护好辖区的平安。(灌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