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两季都是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生长聚集的爆发期,近四个月来,武进区水利局坚持全面部署、及时行动,通过“人工+机械”相结合、“拦截+打捞”一体化、“属地+流域”协同治理的模式,对太滆运河、武进港等重点水域开展专项应急打捞行动,全面筑牢入湖拦截防线。
针对水葫芦打捞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根据各河段水葫芦分布特点,采取差异化打捞策略,对分散在各河段的小面积水葫芦,管护单位派出人工打捞队伍进行及时清理,有效遏制其爆发趋势。对于太滆运河入太湖口、武进港薛家浜、南宅段、弓弦桥等关键水域的大面积聚集水葫芦,调配全自动清漂船、水葫芦运输船等专业设备开展机械化打捞作业,每日投入机械化打捞船8艘、机械化运输船2艘、同步配备专业船舶操作人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为控制水葫芦的扩散与迁移,武进区水利局在关键河道节点科学布设拦截设施。根据水流流向,分别在太滆运河入湖口、武进港及雅浦港入湖口等处设立拦截点,利用钢管桩将水葫芦尽数拦截在武进入太湖的“口门”外,有效阻挡外来水葫芦的侵入。同时,在部分支流支浜设立拦截设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防控体系,实现从被动打捞向主动防控的战略转变。
通过“卫片航拍+无人机+人工智能+监控设备”四位一体,对水葫芦的分布重点区域、滋生源头及漂流路径进行精准溯源与动态监测。采用无人机巡航与人工实地勘察相结合的方式,为实施精准打击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太滆运河入太湖口、武进港薛家浜、武进港南宅段、武进港弓弦桥等关键节点,开展集中攻坚清剿,机械化打捞船日打捞能力可达150吨,确保重点区域水葫芦得到有效清理。
面对水葫芦跨区域漂流的特点,武进区积极构建区与区之间、区级与镇村之间的区域协同机制,与上下游、左右岸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打捞机制,形成“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同”的作战模式,有效解决了跨界河道水葫芦漂移滞留的难题。同时,着力发挥整治长效机制,压实河长制责任,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水葫芦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下阶段,武进区水利局将持续推进水葫芦常态化管控,进一步健全“上游预警—中游拦截—下游打捞”的联动机制,通过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探索构建水葫芦治理新范式,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邱国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