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水运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江苏水运优势,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2023年3月20日,江苏出台了《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两年来,全省港航系统坚决贯彻落实“水运江苏”相关决策部署,众志成城、奋勇争先、踔厉奋发,在重大工程建设、绿色智慧发展、便民服务举措等方面笃行不怠,以实干实绩有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值此两周年之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江苏港航”公众号特别策划开设了《镜头里的“水运江苏”》两周年特辑图片展,总结提炼近年来“水运江苏”建设成效,全面展示我省港航之美、水运之利。今天推出的是《镜头里的“水运江苏”之常州篇》。
重大项目“加速跑”,赋能水运新篇章
围绕《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常州港航加快推进京杭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江南段)常州段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京杭运河常州段基本实现“水清岸绿、航行有序、高效顺畅”的绿色现代航运发展目标,“水运江苏”靓丽窗口的常州样板顺利上线。
京杭运河常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2024年8月建成,共完成生态护岸10.7公里,应急保障码头、锚地护岸174米,临时停靠点4处,疏浚土方6.1万方,完成钟楼段7.5公里绿化提升及桥梁亮化美化工程,完成智慧航道外场感知设施、运行中心建设,完成环保工程、助航设施等工程建设。

对京杭运河常州钟楼段沿线进行了综合提升,项目以“运河新生,骑乐无穷”为主题,沿线设置滨河步行道、骑行道和多处主题景点,在传承运河航运文化的同时,重塑新运河沿线自然与人文风情。图为2024年5月,安港桥骑行桥建成投用。

2024年8月,常州内河航道首个航标灯塔,京杭运河常州安基村航标灯塔完成交工验收,作为京杭运河常州段沿线的一个重要地标,为传承航运文化,促常州录安洲码头散货堆场气膜大棚环保提升项目总投影面积为27.2万平方米,于2023年3月通过交工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不但能彻底解决散货装卸作业而产生的污水和扬尘问题,也为港口企业环保改造升级提供了一条高性价比、切实可行的新路径。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1156万千瓦时,可为码头提供电价优惠约60万元/年。同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000余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对全面提升码头生态环境,助力绿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进运河与当地旅游融合发展增添新景。
常州录安洲码头散货堆场气膜大棚环保提升项目总投影面积为27.2万平方米,于2023年3月通过交工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不但能彻底解决散货装卸作业而产生的污水和扬尘问题,也为港口企业环保改造升级提供了一条高性价比、切实可行的新路径。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1156万千瓦时,可为码头提供电价优惠约60万元/年。同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000余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对全面提升码头生态环境,助力绿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是部、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对提升常州市域航道网整体效益和常州港内河集疏运能力,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改建的魏村枢纽包括双线三级船闸1座,水利闸站1处,公路桥梁2座,设计通行最大船舶能力为1000吨级,投资概算21.0069亿元。该项目于2019年底开工建设,2024年1月正式通航。
惠民举措“暖人心”,畅通水运新脉络

2024年6月16日,品牌服务小队将“问法丹金”咨询台搬上船头现场为船民普法。
低碳转型“智绘蓝”,打造水运新标杆

2024年11月28日,江科大参观龙城水运科普基地。
两载光阴,是一段航程的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锚点。当镜头掠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成就,更是未来。星辰大海,征途未歇。让我们继续以水为笔,以光阴为墨,共绘“水运江苏”辉煌篇章。 邱国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