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常州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在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中勇当先行。
日前,在位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小牛电动智慧出行全球研发与制造基地,工人们正在安装电动车中控系统。这个带有芯片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多维度采集消费者骑行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骑行体验。
“这个系统被安装在小牛车辆的中控位置。通过中控驱动整个车辆的传感器,来确认该车在行驶过程中有没有出现问题,再把所有信息上传到云端。”小牛电动精益制造工程师翟天佑介绍说,目前,该系统已升级到第七代,小牛智能锂电两轮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排名跃升至第一位。下一步,企业将加强各部件的智能化开发,力争迈向同类出行工具第一品牌。
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需要增强创新源动力。作为全市“创新之核”的常州科教城,充分发挥园区40多家公共研发平台作用,持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今年4月,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5G手机新材料已进入关键阶段。“高校与我们合作,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撑,能够使我们不断地站在技术的前沿。”公司战略发展部高级经理俞彦之说,多年来,通过与南京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瑞声科技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
围绕创新,常州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将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给研究院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作为第一批入驻常州科教城的研发机构,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已与常州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服务企业新增产值超过200亿元。院长陈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创新型企业的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落户常州,服务产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常州将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发展定位,加快建设以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为主要特征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示范区。
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