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送”活动进校园 真情服务面对面
2023-03-30 08:26: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日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春风行动“四送”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决定从3月至6月在全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进校园活动,聚焦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和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以及符合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和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坚持高校、职校、技校“三校”联动,抢抓黄金求职窗口期,发动不少于100个地区、走进不少于300所学校、组织不少于1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不少于10万个就业岗位和10万个见习岗位(简称“百地百校万企万岗”),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扎实开展就业和创业政策进校园。通过多形式、立体式集中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政策服务覆盖面、知晓度、落实率,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是讲透政策。全面梳理面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和服务举措清单,重点包括资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权益保障政策,职称评定、人才招引等人才流动政策,虚假招聘、求职陷阱等风险案例提示,以及服务活动、获取渠道,列明对象范围、政策内容、申请流程、服务机构、联系方式等,方便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查找。同时,加强与各高校就业网的链接,指导高校在校园网站发布,使每位高校毕业生都能清楚了解就业政策、主动掌握就业政策、积极运用就业政策,做到点击一处、查询全部、心中有数。二是讲清形势。由人社局长带队,深入高校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解读国家和省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介绍相关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高校毕业生全面客观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人力资源市场状况,提振其就业创业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增强成才报国动力。三是讲好故事。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多角度、多层次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激发高校毕业生青春报国、担当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引导其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扎实开展就业和见习岗位进校园。加强与高校对接,多渠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平台,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一是充分挖掘岗位。动态归集发布岗位信息清单,主要涵盖本地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招用工信息,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重大专项人员调配等公共部门岗位,以及科研助理、实习见习等岗位,列明需求特征、职位类别、工作地点、薪酬待遇等关键要素,确保真实有效。探索精准招聘服务新模式,联合省广电总台荔星传媒,通过实地走访和视频连线,重点采访世界500强、国内行业500强和数字化企业,挖掘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录制成短视频,向高校和毕业生推送。二是加密招聘频次。采取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的方式,扎实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百校联动”系列招聘活动、“创响江苏”春风行动春季校园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月、民营企业招聘月、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云聘直播大会,以及“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江苏分会场活动、“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春季系列活动等,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常态化向高校毕业生大规模提供就业岗位,为用人单位吸纳储备毕业生人才搭建服务平台。三是创新服务模式。立足于线上线下同步,对接全国重点高校院所,持续推进全国百所高校院所“江苏行”、江苏与知名高校“四对接”品牌活动,建好用好“江苏省人才服务云平台”,推动高校毕业生人才供需信息双向同步。精心打造“江苏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苏心聘”“高校毕业生就业掌上宝”“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以精准及时快捷高效的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最大程度便利。

  扎实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进校园。对接产业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急需,引导高校毕业生素质技能和市场需求、用人单位要求更好实现对接,提升其职业发展能力。一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岗位培训,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互联网营销、物流服务师、电子竞技、电子商务、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业机器人运维等职业(工种)培训,以及普及性数字技能培训,组织“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为高校毕业生展绝活、授经验、传心得,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线上技能培训,对有培训需求的应培尽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二是加大创业培训。扎实推进“创响江苏”创业培训进校园专项活动,面向在省内就读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包括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毕业前2年的在校生,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技师班毕业前2年的在校生),聚焦创业创新各阶段能力素质要求,开展针对性、梯次性、补贴性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训。全省每年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不少于30万人次,其中,应届毕业生不少于15万人次,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技师班应届毕业生全覆盖,创业培训合格率不低于85%。三是拓展新职业培训。抓好数字经济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以新兴职业、紧缺职业、数字职业为重点,围绕高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卓越产业链人才需求,开发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培训项目,创造条件为高校毕业生开设中短期技能培训班,举办全省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鼓励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扎实开展就业和援助服务进校园。一是加大困难帮扶。要在健全帮扶机制上着力,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高校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扶要求。要加快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集中发放进度,确保6月底前发放到位,并为错过申请和新出现人员开放申请渠道,随申请、随审核、随发放。要聚焦“新开发10万个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民生实事,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多层次、个性化的优质见习岗位,确保有意愿的都能及时参加就业见习。二是加强就业指导。要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需求,调整、遴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宣讲团”成员,为其提供职业能力测评、生涯规划、求职技巧、职场导航、就业训练营等就业指导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合理设定就业目标、提升求职能力、提高求职成功率。各设区的市进校园的知名HR经理原则上不少于30人,确保每个毕业班都能得到群体性指导,每名就业困难毕业生都能得到个性化咨询。三是维护就业权益。要深化“政策快办帮办”专项行动,推行“政策找企”“免申即享”经办新模式,由“人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人”,加快政策兑现。要加强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行为监管,着力规范网络招聘秩序,依法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乱收费、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深入解读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毕业生尊法守法意识,引导他们依法维权。

  《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开展“四送”进校园活动作为面对面服务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周密组织,打造本地化特色服务品牌,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凝聚工作合力,就业、社保、劳动关系、人才人事等领域要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广泛发动政策业务骨干、规模企业负责人、知名HR经理、创业指导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组织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服务。要强化宣传引导,紧扣“四送”进校园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宣传活动,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到位,把促进就业的政策服务解读到位,把社会各方的关注热点引导到位,打造人社部门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品牌,增强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

通讯员 苏仁社

标签:高校毕业生;校园;高校毕业生就业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