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一场洋溢着书香与泥土芬芳的青年读书活动,让青年员工在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中,触摸到了知识与成长的双重力量。农发行海安市支行近日开展的“不负好春光,奋楫勇前行”青年读书沙龙系列活动,以书为媒、以行促思,将阅读的“软实力”转化为服务“三农”的“硬担当”,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铺就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书径”。
漫步乡间 读懂振兴密码。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戚庄村,青瓦白墙与绿野田畴相映成趣,规划齐整的村落里流淌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气息。青年员工们行走于村巷间,看生态本底保留着质朴底色,观现代布局彰显着发展巧思,更从邻里和睦的社区氛围中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深层生命力。这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实践,如同一本“活教材”——既保留了乡村的文化根脉,又通过科学规划激活了发展动能,为金融服务如何精准对接乡村需求提供了新视角。“原来振兴不是简单的拆建,而是让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荣。”一名员工在参观后感慨,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尊重乡土肌理的智慧里。
走进书屋 沉浸墨韵芬芳。村头的乡村书屋,是此次活动的另一处“打卡点”。木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农业技术、人文社科、少儿读物等各类书籍,暖黄的灯光下,几位村民正安静阅读。青年员工们轻步穿梭于书架间,翻阅泛着墨香的书页,感受着“读书角”里浓厚的学习氛围。从村民自发组织的读书分享会,到孩子们放学后聚集阅读的“第二课堂”,这座书屋不仅是知识的“补给站”,更成为凝聚乡村精神的“文化磁场”。“以前觉得读书是个人的事,现在才明白,一个村的书香能滋养整个群体的气质。”员工小李在观摩后说,这里让他读懂了“读书”二字背后的力量——它既能点亮个人成长,也能汇聚乡村向上的合力。
围坐共读 共话成长心得。参观归来,一场青年读书沙龙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员工们围坐品读,畅谈心得:有人分享《乡土中国》里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深刻洞察,有人讲述《平凡的世界》中奋斗精神带来的激励,还有人结合岗位实际,谈到从专业书籍中汲取的业务灵感。“读书不是任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支行相关负责人在交流中说道,“金融工作者更需要通过阅读拓宽视野——读政策,能把握方向;读人文,能涵养情怀;读专业,能精进技能。”大家一致认为,读书不仅是充实自我的途径,更是将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的桥梁。
一场春日里的读书行,让青年员工收获的不仅是书香浸润的愉悦,更是一份“把知识写在大地上”的责任。当乡村振兴的实践与阅读的思考碰撞,当个人的成长与“三农”的需求共鸣,这群年轻人正以书为帆,在服务“三农”的航程中,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正如一位员工在日记里写的:“今天的每一页阅读,都是为了明天能在田野间,写下更温暖的金融故事。”(窦婧逸 丁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