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书琴、徐宁、章剑华、常胜梅共同为展览揭幕)
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制作的凤冠,鱼皮镂刻出的“生命乐章”,布糊画制成的华丽礼服……10月13日下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承办的“东方工艺美术之都精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隆重开幕,上演了一场百工精品荟萃的文化艺术盛宴。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常胜梅,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轩明,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超,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黄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民协主席吴元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原会长马达,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于广云,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陈国欢等领导,以及中国民协、江苏省委宣传部相关处室同志,江苏省文联各部门协会负责人、参展艺术家代表出席开幕式。
四展齐开,尽显百工魅力
走进美术馆1号展厅,用中国传统琉璃、珐琅、铜工艺制作而成的巨大的工艺展品《造化万象》首先映入眼帘,十分震撼。随着展线的延展,剪纸、石雕、刺绣、面塑、核雕、玉雕、水晶雕、澄泥砚等十几个工艺门类也以独特的面貌诉说着传统与当代融合的艺术语言。
据介绍,本次展览共分为三大部分:“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与“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联袂登场,共展出20位青年艺术家的160件(套)力作;“江苏民间工艺名家名作展”汇集了省内60件(套)大师级精品,展现深厚的地域工艺底蕴;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则以80件(套)主题创作,抒写民族记忆与家国情怀。
(荣书琴)
荣书琴在致辞中肯定了江苏民间文艺近些年取得的显著成绩。她说,东方工艺美术之都精品展自创办以来,一直是中国民协、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民协合力打造的民间工艺品牌项目,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融入了“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品牌板块,增设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特色板块,进一步增强了展览的传承活力与时代内涵。
(何超)
“中国民间工艺博大精深,它既是造物技艺,又是生活艺术,更是文化传承。”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超在致辞中说。他表示,东方工艺美术之都精品展保持并延续了“名家云集、精品荟萃”特色,先后推出了众多民间工艺美术优秀人才和精品佳作,有力推进了江苏民间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本届展览参展作品共300件,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涵盖50余种工艺美术门类,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相互碰撞、融合发展的民间工艺精品盛会,必将有力促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赋能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
(吴元新)
展览由吴元新主持,他在活动现场宣读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代表和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名单。刘洁、杨眉、陈玉坤、岳红霞、郝如香、施君、敖日格勒、莫元花、郭夷锬、游晓蔓入选“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刘冠玉、吴士钊、陈墨缘、贾海军、钱张荣、徐学清、高杜平、董玥彤、曾堂贵、温东超入选“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
(莫元花)
来自江苏扬州的“绣娘”莫元花作为本次入选“全国十佳”的唯一江苏工艺美术师代表,上台发表感言。她说到,二十多年来,自己将全部的精力与热情都投入到乱针绣技艺的钻研中,不仅创新出更适合人物肖像的“绣制方法16系环节操作法”,还创办免费培训班,联合职校办大专班,开展网络教学。近年来,他们开辟线上新市场、开发时尚文创产品、走进校园课堂……努力让乱针绣技艺真正融入时代脉搏、焕发持久生命力。
2号展厅内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西战争胜利80周年民间工艺精品展”则以多元媒介和多维视角,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抗战的英雄史诗与精神气魄。紫砂雕塑成的《江山多娇》、象牙雕刻的《铁血丹心》、南京云锦织成的《万里长城》……据陈国欢介绍,该展览作品创作时间跨度很大,地域跨度也大,涉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这些作品通过不同材料真情流露地展示出了统一的抗战精神。
青年力量,诠释技艺新生
展厅入口处,多件金灿灿的精巧珠宝是参观者必打卡展品,它们出自广东深圳非遗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传承人郭夷锬之手。作为此次参展的 10 位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之一,她带来的《依语》系列首饰盒颇具巧思:盒身以纯手工非遗花丝镶嵌技艺打造,盒盖局部结合现代高温珐琅与钻石镶嵌工艺,且在创意上充分考虑了其实用价值,其盒顶的花、蝴蝶等造型装饰物还能拆作胸针,让非遗跳出陈列,走进日常。郭夷锬善于将传统工艺与服饰、配饰等相关领域跨界融合,并借助巴黎时装周,戛纳电影节等国际时尚活动,让世界感受东方美。
(展厅现场)
江苏十佳展区内,徐州剪纸吸引众人观看。入选者刘冠玉是本届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却已与剪纸相互陪伴了20年。“徐州剪纸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小看我母亲剪纸做鞋花图案,后来自己也拿起剪刀从剪一些简单的花花草草开始,但这把剪刀拿起之后就再也没有放下。”在刘冠玉的作品中,生活与剪纸的相融显得格外明显。他用剪纸记录下自己母亲生活的点滴,缝衣、补鞋、种地、炸油条、包饺子等场景被表现的惟妙惟肖。《我来把花剪》作品是刘冠玉历时3个月完成的大幅剪纸作品,在这件作品中,他创造性地运用了拼接的方式,最后将剪出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色彩丰富题材也多元的作品。
从《脸谱》到《仕女图》,同样入选“江苏十佳”董玥彤,不仅将常州梳篦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还开辟出一条当代推广之路。“制作梳篦是一个极其细致的纯手工活,如果要创作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融入时代的元素,更是一件不易的事情,不仅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更需要大胆创新的勇气。作为青年传承人,在传承技艺过程中除了保留传统工艺之外,也在不断创新,同时思考推广模式。目前常州梳篦已经入驻抖音、天猫、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边介绍国家级非遗的历史、边直播制作过程,配合专业的讲解及实操,让邢粮梳篦在直播赛道上吸引了大量粉丝,平均日销售额超10万元。”董玥彤说。
(展厅现场)
“‘全国优秀青年’及‘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已经举办第三届了,这一路走来也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做到了从传承向转型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观念的变化与审美的变化是两大核心,观念从技艺为本转变为创意为本。”陈国欢表示。在他看来,民间工艺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的变化十分令人欣喜。陈国欢告诉记者,本届参展的20为青年工艺美术家里绝大部分都毕业于优秀高校,他们从单纯的经验性知识结构转为扎实的系统性知识结构,这促使他们将民间工艺的“民俗美”逐步转型成“现代美”“时尚美”,而他们自身也从一个匠人转变成以为工艺师甚至艺术家。
(刘轩明、黄俊、马达、于广云、陈国欢为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颁发荣誉证书)
(王森、周囊、张娜娜、葛志文、陈旭辉为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颁发荣誉证书)
开幕式现场,刘轩明、黄俊、马达、于广云、陈国欢为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颁发荣誉证书;中国民协会员联络与维权处处长王森,山西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周囊,山东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娜娜,江苏省民协副主席葛志文、陈旭辉为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颁发荣誉证书。
最后,荣书琴、徐宁、章剑华、常胜梅共同为第七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精品展揭幕。
据悉,展览将展至10月22日。
(江南时报记者 徐曦 毛艳 摄影 毛艳 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