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品质化。江苏银行常州分行主动锚定时代命题,以辖内支行为试点,携手区域养老服务标杆企业——安信颐和国际颐养中心,从“智慧食堂”的数字化蝶变到“养老机构服务新生态”的全方位构建,为“养老金融”创新实践写下生动注脚。
深度联动,打造“金融+养老”融合标杆
江苏银行常州兰陵支行地处九洲新世界核心商圈,周边社区密集、人口集中,老年客户占比达70%,是服务银发一族的天然阵地。而与之长期合作的安信颐和国际颐养中心,作为我市仅有的六所四星级养老机构之一,已构建起“机构养老+社区服务+适老化改造”三位一体的业务布局,旗下“4D阳光食堂”日均服务超500人次,品牌口碑与市场影响力突出。
“科技赋能养老,金融温暖夕阳。”基于资源禀赋的精准契合,双方开启深度协同模式,共筑服务标准、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打造覆盖全场景、兼具科技感与人性化的“金融+养老”服务典范。其中,江苏银行常州分行专项投入打造的“智慧食堂”项目——硬件层面,配备仓库管理系统、消费终端机等“骨架支撑”,植入高精度人脸识别终端、大尺寸结算屏等“神经末梢”,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快速支付、清晰查看消费信息等细节需求;软件层面,开发涵盖线上充值、交易查询、智能点餐、数据分析的一体化管理系统,推动食堂运营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智能驱动”跨越。
如今,该项目已惠及600余位养老公寓老人、800名养老社区居民,以及近400名在职员工与医护人员,不仅实现了养老机构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双提升”,更让老年群体的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升温,有力推动江苏银行养老金融服务品牌在银发客群中深度扎根。
多维服务,搭建“关怀+赋能”双向桥梁
如果说“智慧食堂”是双方合作的“硬支撑”,那么“多维服务”则是传递金融温度的“软纽带”。江苏银行常州分行与安信颐和国际颐养中心建立常态化协同服务机制,以多彩活动为载体传递关怀,以金融宣讲为抓手强化赋能,既见成效更有温情。
传统节日里,金融关怀从未缺席。重阳节,与老人们共品重阳糕、赏菊,在传统习俗中弘扬敬老美德;新年之际,邀请书法家现场挥毫,在墨香氤氲中传递新春祝福;春日里,组织老人踏青赏景,在自然生机中感受生活美好;端午节,一同包粽子、话民俗,在欢声笑语中传承文化根脉。此外,摄影展、书画交流等文化活动,更成为老年爱好者分享创作心得、丰盈精神世界的温馨舞台。
金融赋能中,安全守护始终在线。针对老年群体易遭诈骗的痛点,该行以“大白话”拆解诈骗套路、传授防骗技巧,为老人点亮金融“安全灯塔”;紧扣老年群体理财需求,该行工作人员细致讲解稳健型理财知识、养老财富规划要点,帮助守好养老“钱袋子”……一系列金融活动,不仅帮助老年群体增强了金融安全意识与财富管理能力,更让银行与银发客群的情感联结愈发紧密,将“金融赋能 情暖夕阳”的服务理念实实在在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安心与暖心。
资源互享,探索“协同+发展”共赢路径
服务的深度源于合作的广度,共赢的高度在于资源的精度。江苏银行常州分行与安信颐和国际颐养中心以“资源共享、互学共进”为支点,在优势互补中破解服务痛点,在能力共升中实现“1+1>2”的共赢图景。
资源共享,推动“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江苏银行常州分行聚焦养老机构的运营需求,定制信贷支持、结算优惠等专属养老金融方案,为其提升服务品质注入“金融活水”;安信颐和国际颐养中心则开放活动场地与服务场景,为银行开展金融知识讲座、银发客户关怀活动提供便利,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互学共进,推动“专业与责任”双向赋能。江苏银行常州分行特邀养老机构的护理专家,为员工开展老年客户沟通技巧、特殊需求应对(如行动不便、听力视力不佳客户服务)专项培训,让厅堂养老服务更添专业厚度与人文温度;安信颐和国际颐养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向银行学习智能支付操作、线上平台运营等金融科技知识,加速智慧化运营转型,助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金融服务的温度,藏在每一次俯身倾听的耐心里,显在每一项贴心服务的细节中。”江苏银行常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始终以“金融匠心”深耕银发服务领域——在强化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护方面,通过“请进来”邀请专家授课、“走出去”深入社区宣传等形式,多措并举开展老年人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老年群体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在加强老年金融示范网点建设上,2024年,五家支行通过市银协验收,荣获“2024年江苏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适老网点”称号,适老网点总数达到7家,以实际行动打造温馨、便捷的适老服务环境;在抢抓个人养老金政策机遇时,充分利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的契机,为市民提供专业、高效的个人养老金开通服务。未来,该行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迭代服务模式、拓展合作场景,探索更多“金融+养老”深度融合路径,让优质金融服务浸润更多银发岁月,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金融力量。
通讯员 苏银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