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南通崇川支行方寸厅堂里的金融温度
2025-03-18 16:1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蒋海阳  
1
听新闻

  晨光漫过工商银行南通崇川支行的大理石台阶,智能叫号机开始播报今日第一声问候。这个寻常的工作日,三尺柜台与等候区的软椅之间,正悄然流淌着超越金融交易的人文暖流。南通崇川支行始终将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深刻内涵。

  老花镜里的春天

  十点零七分,春雨在玻璃幕墙上织出朦胧的纱帘。大堂经理小林注意到自助机具前的张奶奶第三次把存折拿反,立即从便民服务箱取出支行特备的渐进多焦老花镜。“您看这字是不是清楚些?”小林半蹲着调整镜腿角度,手指在触屏上划出放大的操作界面。当存折打印出清晰的明细,老人眼角的皱纹里漾开笑意:“这眼镜比孙子教我用手机还贴心。”

  这小小的老花镜,不仅是解决客户实际困难的工具,更是金融服务人性化的体现。在迈向金融强国的征程中,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群体的需求,老年人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受众,他们的金融需求同样需要被精准满足。崇川支行从细微处入手,用一副老花镜传递着对老年客户的关怀,让金融服务充满温度,这正是金融强国建设中注重普惠金融、关注民生的生动写照。

  等待时区的童话

  正午时分的等候区,三岁男孩盯着叫号屏的红色数字瘪起嘴。综合柜员小陈变魔术般从爱心驿站捧出绘本,封面上跳跳虎正朝孩子眨眼。“这是我们的VIP专属读本哦。”她蹲下身与孩子平视,声音轻得像棉花糖。当叫号声终于响起,攥着故事书的小手却舍不得松开,年轻的母亲掏出手机拍下工行LOGO与绘本的合影:“原来等待可以这么美好。”

  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崇川支行关注到每一个客户的感受,哪怕是年幼的孩子。通过营造温馨的服务环境,让客户在等待中感受到愉悦和尊重,提升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这也是金融强国建设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环。

  延长的星光与长跑者的答卷

  17:30分,卷帘门已落下大半。理财室透出的灯光里,客户经理老杨正向创业青年周先生讲解普惠金融政策。周先生的餐饮店因供应链波动急需周转资金,老杨调出“小微快贷”智能模型,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据链清晰标注着授信额度。“利息还能再优惠?”周先生声音发紧。老杨点头:“国家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就藏在这些小数点后三位的算法里。”

  窗外暮色渐沉,周先生反复摩挲着批复函上的烫金字样。老杨斟了杯热茶推过去:“金融强国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陪千万个您这样的长跑者,把每个经济细胞的活力都唤醒。”金融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崇川支行的客户经理老杨,耐心为创业青年讲解普惠金融政策,帮助解决资金难题,正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行动。通过精准的金融支持,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这是金融机构在金融强国建设中肩负的重要使命。

  当日终轧账的键盘声响起,智能机器人在空荡的大堂自主巡航充电。那些留在客户手机里的服务评价、便民箱里补充的老花镜、书架上新添的童话书,都在诉说着金融服务的另一种可能——高质量发展的答案,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在每个被精准滴灌的需求中。当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在方寸厅堂共振,便是金融强国最生动的注脚:既能托举星辰大海的征途,亦能温暖烟火人间的褶皱。南通崇川支行将继续以创新的服务理念、专业的服务能力,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金融服务篇章。

标签:老花镜;金融服务;金融强国
责编:张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