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色的九月正淡定从容的向我们走来。在这金色的九月里,孩子们走进新的课堂,老师为他们打开一扇扇知识的门窗,为他们展现一件件知识的宝藏。在这金色的九月里,老师们将迎来幸福的一天——教师节。在这一天鲜花、掌声、微信、电话从四面八方向教师涌来。歌颂老师的美丽诗篇,悦耳动听的乐章令人难忘。在这一天“老师”这一平凡而又崇高的称呼成了人们祝福的中心。在这一天我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学生也不禁想起我的老师,并以此向所有平凡而伟大的老师致敬。
我在无锡师范读书时教我们数学的是董文绪老师,他堪称是一位”数学狂人“。他为了心爱的数学,为了教好学生,经常挑灯夜战,直到深更半夜,因此起身较迟。有几次上课铃响了,还不见人影,课代表只好到宿舍去找他,他急匆匆赶来,二只脚上穿了不同颜色的袜子,也毫不在意。有时上午第四节上课,他还要说:”同学们,早上好。“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虽说他如此不拘小节,急忙赶来上课,可是从未卡过壳,讲起课来仍然绝对认真、精细缜密,非常流畅。他在黑板上画图,从不用圆规,随手可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形,既漂亮又标准。他善于捋顺各种公式的来龙去脉,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他还教我们如何运用有关公式,去化解数学难题。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可是他常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有一次他说,在商场看到一个顾客想买一只大锅,但不知如何表达,营业员说,你把锅子的半径乘以3.1416就可以了。顾客问:“为什么?”营业员一本正经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国务院规定的。”我们被他这一故事逗笑得前俯后仰。他就是这样寓教于乐,生动地教育我们要把数学学好。董老师不愧是一个数学老师,精于计算,往往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字时,下课铃声刚好响起,立即下课,绝不拖堂。他出版过一本数学专著,有人看到报纸上有批评的文章,就放到他的办公桌上,也许是想给他难堪。他看了后,很从容的说:“学术上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他真是宰相肚里好撑船,宽容大度,毫不计较。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掀起一股学习俄语的热潮。董老师在钻研数学的同时,也自学俄语。我们经常看到他在课间、会前、钣后的休闲时间,拿着一本俄语书默默诵读。他这种学习精神,我们学生都自叹不如。
董老师后来调到新苏师范工作,再后来调苏州师专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我在盛泽中学工作,有一年他带师专学生到盛泽中学实习。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他,他却先到我的办公室来看望我了。我们师生见面,回忆往事,相谈甚欢。
董老师和千千万万的老师一样,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他不是英雄模范,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甚至他的生活料理能力都较差。可是他那种认真钻研的精神、渊博深厚的学识、严谨踏实的教风、孜孜不倦的学习热情、平易近人的态度,超过了我们一般人,不仅如此,他为了更好的培养下一代,不顾劳累,夜以继日,努力工作,这种精神感人至深。我觉得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因此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现在董老师已不在人世了,他不会看到我这篇文章,可是我仍然十分想念他,在这教师节来临之际,藉此短文向我尊敬的董老师及所有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