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娇——傅抱石笔下的毛泽东诗词展”作品赏析(一)
2025-08-05 22:11: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编者按

  近日,“江山多娇——傅抱石笔下的毛泽东诗词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展出南博收藏的《乾坤赤》《强渡大渡河》《江山如此多娇》等傅抱石经典代表作50件。本次展览也是南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精心策划的纪念展。

  引诗入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重要的创作理念和技法,打破了艺术门类的界限,成为中国画家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傅抱石继承这一优秀的中国画创作传统,不仅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历代诗意画作品,而且也成为第一个以毛泽东诗词为主题进行诗意画创作取得重大成就的中国画家。

  为此,《江南时报》特邀美术史论学者、书法家赵启斌对展览作品进行简单赏析,共品著名画家傅抱石笔下的毛泽东诗意画。

“江山多娇——傅抱石笔下的毛泽东诗词展”作品赏析(一)

《乾坤赤》 34.2cm×45.8cm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意而创作的作品。画面中,一轮巨大的红日(一说地球)悬浮天宇,霹雳、闪电飞舞,云水滚滚,数十片落叶正急速向下飘落。全幅虽然着墨不多,但云水奔涌的惊人气势非常形象地再现出来,以象征手法有力体现了“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词句中豪迈壮阔的精神意象,具有浓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气息。

 

《虎踞龙盘今胜昔》 27.9cm×39.3cm 1962年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意而创作的作品。画面借助新中国生机勃勃的工农业生产、百业兴旺的具体景象,生动地反映了今昔天翻地覆变化的情形,将毛泽东广阔、雄迈、浪漫的精神情怀形象地展现出来。此幅作品不追求具体山川物象的描绘,而是纯以水墨大写意笔法捕形取影进行物象的提炼,高度概括出绘画客体的意象,以泼染为主,细节稍作勾勒,从而形成满幅云雾缭绕、水墨淋漓的画面特色,在高度抽象的大写意笔墨语汇中传达出壮阔雄伟的精神境象。

 

《强渡大渡河》 62.7cm×109.3cm 1951年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七律·长征》诗意而创作的作品,描绘了红军强渡大渡河北上行军的英勇场景。画家截取岷江大渡河一角进行描绘,不断激荡的河水、不时闪亮的天光充满整个画面空间,一叶小舟在飞泻奔涌的水面上艰难前行,战士们正举枪射击,持续的枪声与冲击两岸悬崖的涛声、浊浪滔天的水影应和,一曲激越动人的旋律在画面深处遥遥响起……将如此音乐感用画笔画出,为此幅作品最为成功之处。

 

《解放南京》 32.6cm×46.7cm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意而创作的作品,截取人民解放军攻破南京城池、从城门匆匆进城的特写镜头,描绘出诗人内心激越澎湃的心境,将“钟山风雨”“天翻地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豪迈诗意境象呈现于眼前。傅抱石充分发挥大写画的笔墨表现能力,不惜浓墨重笔渲染,以泼墨破笔笔法经营画面:左中大半部分浓黑如夜,给人内心带来巨大的冲击;右半部分则作城门,战士们正匆匆向城内进发;远处以淡红色描绘出烟炎张天的情形。全幅具有强烈的大写意情调,笔墨的现代感极强,呈现出雄浑纵逸、壮阔恣肆的绘画风神。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意图》 121.9cm×48.3cm 1960年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意而创作的作品。几株秋树凌乱地散落画面下方,在风中摇曳;远处海面上渔船正加紧作业,一片繁忙的景象。大雨从天空飞泻直下,水天一色,苍苍茫茫,极见动人的气势。显然这是一幅根据“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意境而绘制的作品,以非常具象的画面空间再现了毛泽东苍茫、寥廓的心境。

 

《春风杨柳万千条》 28cm×20cm 1964年

  我国历来有“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的说法,傅抱石迎难而上,创作了相当数量以柳树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从而在此题材方面有所突破。将传统柳树题材与毛泽东诗意结合而进行绘画创作,也是傅抱石最喜欢的毛泽东诗意画题材之一,并以此创作了为数不菲的作品。“春风杨柳万千条”,出自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此作画面上,一位身形优美的红衣女子撑船伫立在湖面,远处有三条渔船掩映在淡淡的绿柳之后。全幅纯以写意笔法为之,仅仅将柳枝及小船略作勾勒,以见笔墨的变化。全幅以淡绿色敷染而成,着墨不多,惜墨如金,但却给人以优雅生动、清新洗练的审美意象,极为形象地创造出“春风杨柳万千条”的优美意境,不愧为傅抱石柳树题材、毛泽东诗意画的得意之作。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意图》 70.9cm×96.9cm 1964年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意而创作的作品。近景左半部分苍松披拂,在风雨中摇曳不定,岸边巨石坚定立在风雨中;中景、远景及右边部分则以湿墨、淡墨绘制波浪涌动的壮阔景象,闪电、霹雳排空而来,非常形象地再现了毛泽东“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诗意境象;又以朱砂深红色作一巨大红色星球横亘在画面最重要的部分,壮丽恢弘,如梦如幻,突出呈现了“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迈气象。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意图》 34cm×50cm 1958年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七律·长征》诗意创作的作品,描绘了红军克服种种困难走过大雪山的场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人喜悦、自豪、浪漫、慷慨的心情展露无遗。此幅诗意画充分发挥大写意山水画的性能,以粗笔湿墨勾勒出雪山的轮廓,然后以湿笔浓墨进行皴擦,又作数层渲染,阴黑之中见雪山棱骨及峻拔雄浑的山姿,给人以奇险壮阔之感,不愧为傅抱石雪山得意之作。

 

《韶山诗意图》 88.1cm×116.3cm 1960年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诗意并结合实地勘查写生而创作的作品,通过对韶山周围景致的重现,表达出毛泽东“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诗句中豪迈、幸福的思想情感,以及诗人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韶山的喜悦心情。全幅以写意笔法写出平畴、山川、河流、山路、村舍、林木、上工行走的人群以及参观故居的游人,物象极为丰满、多样,显现出画家惊人的驾驭山水物象能力。林木多以大写意笔法泼染、勾勒而成,极见画家用笔的气势和雄豪的精神气象。而平畴稻田及韶山多以花青、浅绿及深绿、赭石等颜料敷染而成,高度概括出湖南南部特有的山川物象,葱郁而丰茂,清新而秀丽,不愧为一幅优美而秀雅的青绿山水画得意之作。

 

《江山如此多娇》 30.2cm×65.9cm 1959年

  这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所创作的作品,应是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沁园春·雪》词意画的草稿。右半部近景山势突兀而起,山下松林向画面中心绵延而来,青竹、梅花、泉瀑掩映其间;中景长城如龙一般在万千山峦中向远处升腾伸展而去;远景万山逶迤,白雪皑皑;天空则见红霞浮荡,毫无萧索、冷冽气息,气象壮阔,给人以精神激越之感。此件作品虽为小幅之作,但气象宏大,非常贴切地再现了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词句中豪迈激越的精神情怀。全幅雄浑壮阔,给人以气势雄伟、精神意象绵绵无尽之感。

标签:傅抱石;毛泽东;创作
责编:滕方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