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联合江南时报共同推出“江苏抗战志略”栏目,以图文形式,从不同视角,带您了解江苏军民抗战历史,感受伟大抗战精神。
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9月18日深夜,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接着,日军在很短时间内占领了我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激起了全国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纷纷组织起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样,一个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也很快在江苏大地兴起。
9月21日,苏州各界反日会发表宣言,愤怒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同日,南通人民举行群众大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政府对日本的侵略,“严重对待,勿稍因循”。22日,镇江各界人士大会通过要求政府对日交涉、速作军事准备等七项提案。23日,南京20万市民集会,请求政府对日宣战。24日,武进县抗日救国民众大会宣布实行对日经济绝交,全县立刻掀起抵制日货运动。26日,淮阴新闻界组织了反日后援会。30日,扬州中学学生组成150个宣传小组,到城乡各地讲演,控诉日军侵略暴行。徐州、海州、盐城等地也到处发出同仇敌忾的怒吼。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闸北进攻中国军队。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第十九路军,自动奋起抵抗。在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严峻形势下,江苏人民掀起了以援助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为主要内容的反日爱国运动新高潮。
南京爱国学生举行反日示威游行
1月29日,南京各界5万人热烈欢送十九路军驻宁部队开赴淞沪前线,中央大学4名热血青年当场投笔从军,赴沪杀敌。首都各界抗日救国会致信全国各报,批评政府对日本侵略“委曲求全”的做法,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谋民族之生存”。首都工界抗日会成立运输队开赴前方为抗日军队转运物资;妇女救济会开展广泛的募捐活动,动员人民群众捐钱捐物慰劳前方将士;工人、学生组成担架组和救护组到前线救护伤员;大学教授们也一再呼吁政府,不要依赖国联调解,应急调海空军帮助陆军作战,不再压抑民众的抗日运动。
无锡民众的劳军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从2月1日到3日短短三天内,各界人士共捐出现款1255元,银元82枚,还有大量的年糕、面包、炒米、大米、棉被、绒衫、军衣、军毯、毛巾、鞋袜等实物。医务界及俭德会组织救护队去前线救护伤员,航运公司派出轮船运送上海难民到后方疏散。
南通人民积极声援十九路军抗战。南通学院医科学生参加了救护十九路军伤员的工作。大生一厂工人踊跃认捐,“一时该厂办公室内,人山人海,户限为穿”。中共启海县委派地下党员联络进步学生,组织海启民众反日联合会,学生、教师、农民、工人、商民纷纷加入民众反日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反日救国和支援十九路军抗战活动。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的两个月中,常州人民捐献大洋9675元,国币2140元,大米及馒头等熟食品2.5万公斤,干酱1500余公斤,麻袋1.1万只,军毯、毛巾等军需品5915件。
在镇江人民声援十九路军抗战的高潮中,停泊在镇江码头的日本军舰上,有3名日军士兵于2月14日竟然上岸寻衅,遭到镇江人民的痛打。日舰长乘机威胁和侮辱中国警察,提出9条无理要求。执行媚日外交政策的江苏省政府,不顾群众反对,逮捕了3名反日爱国者;下令追究警察未尽保护日军士兵之责,将两个巡官撤职;赔偿日方医疗费4500元,并在省会各报上公开向日方道歉。省政府的种种举措,引起广大群众的极大愤慨。
徐州人民举行各种活动声援上海军民抗战。2月14日,学生救国会代表30余人,趁蒋介石、汪精卫的专车去河南途中路过徐州车站时,向蒋、汪请愿,提出三项要求:(1)宣布对日绝交;(2)援助十九路军;(3)维护爱国运动。汪精卫代表蒋介石出来接见学生,口头上答应了学生提出的要求。
扬州各界在淞沪抗战后也闻风而动。各校学生上街游行,宣传全市开展禁止日货的统一行动,发起募捐,举办抗日救国义演。女学生为抗日战士赶制棉背心。《民锋周刊》《新世纪周刊》等宣传抗战、反对妥协的宣传品相继问世,鼓舞了当地人民的抗日志气。
靠近淞沪前线的苏州地区,一·二八抗战的枪声一响,当地人民就立即行动起来,募捐钱物,慰问前方将士;组织力量,转运军需物资;收治伤员,并派医疗队赶赴前线。
江苏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了十九路军的抗战,激励了前方将士抗日杀敌的斗志,十九路军总指挥部对江苏人民的支持,多次致电表示感谢。
来源:《江苏省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中共江苏地方史·第一卷(192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