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之净土
2025-04-28 12:15:00  作者:黄爱荣  
1
听新闻

  当尘世的喧嚣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总有一方净土,被时光温柔地安放在岁月的角落。它恰似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素朴天然,静静地等待着有缘人前来探寻,揭开它神秘而迷人的面纱。

  这方净土,便是那广袤无垠的黄海滩涂湿地。它宛如大自然挥毫泼墨创作的写意画卷,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与嘈杂喧闹,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安静地舒展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脉络与纹理,在岁月的长河中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这片辽阔天地间,丹顶鹤就像灵动飘逸的诗句,它们以优雅绝伦的舞姿在天地间翩翩起舞,奏响了一曲生命与自然交织的绝美乐章,静静地等待着一颗颗虔诚的心,前来聆听这岁月的梵音,沉醉于这自然最本真的魅力之中。

  一

  盐城射阳,地处太平洋西岸,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珍藏着一卷历经千年岁月沉淀的滩涂长卷。每当潮水缓缓退去,大地仿若褪去了海水的外衣,显露出它最原始、最质朴的模样。黄海滩涂湿地以一种谦卑而又坚韧的姿态,袒露着布满沟壑的胸膛,那纵横交错的纹路,仿佛是岁月用刻刀留下的深刻印记,诉说着这片土地所经历的沧桑变迁。

  这里没有江南园林的精巧雕琢,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尽显温婉细腻之美;也不见北国雪原的凛冽肃杀,皑皑白雪覆盖大地,寒风呼啸而过,透着一股冷峻与威严。然而,黄海滩涂湿地却自有一种洪荒初开的旷远苍茫,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与无穷奥秘。

  滩涂的褶皱里,沉淀着古黄河的泥沙,每一粒泥沙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见证了河流的奔腾不息与历史变迁;堆积着长江的冲积物,它们从遥远的地方汇聚于此,历经漫长的岁月,共同塑造了这片独特而神奇的土地。每一粒盐晶,都像是时光的琥珀,折射着沧海桑田的故事,蕴含着岁月的秘密。站在滩涂上,脚下的土地恰似有着生命的律动,让人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脉络,感受到千百年间,河流奔腾不息、泥沙不断沉积的磅礴力量。那是一种来自远古的呼唤,让人的心灵在瞬间得到震撼与洗礼。

  冬季的滩涂,宛如一幅褪色的水墨,淡雅而宁静。曾经火红如霞的盐蒿,褪去了艳丽的红妆,在寒风的吹拂下,蜷缩成褐色的斑点,星星点点地洒落在滩涂上,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渔船归港的号子,穿透层层浓雾,在空旷的滩涂上回荡。那低沉而悠扬的号子声,仿佛是渔民们与这片土地的深情对话,诉说着他们一天的收获与喜悦,也传递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渔民们踩着退潮的节拍,迈着稳健的步伐,将竹篓深深插入泥泞之中。他们对这片土地了如指掌,熟知泥螺藏匿的沟壑,清楚沙蚕蜷缩的方位。黎明前的滩涂,手电筒的光柱四处游走,那光芒仿佛银河坠落人间,而那些弯腰劳作的身影,宛如在为大地绘制一幅流动的星图,他们的辛勤劳作,构成了滩涂上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我曾在一个霜晨,遇见一位赶海的老人。他的脸上,皱纹里嵌着海盐,那是岁月与大海留下的痕迹;手掌的纹路与滩涂的沟壑惊人地相似,仿佛是这片滩涂在他手上留下的独特印记。“从前这滩涂上全是野鹤,人走过去,哗啦啦飞起白花花一片。”老人用手指点着远方,浑浊的眼底泛起微光,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数十年前那个惊起千鹤的清晨。从他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曾经鹤群与滩涂的亲密无间,它们在这里自由地栖息、繁衍,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也体会到如今鹤影渐稀的淡淡惋惜,那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自然生态变化的深深担忧。

  二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雾霭,丹顶鹤的鸣叫便成了天地间最清亮的晨钟,悠扬而清脆,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它们从芦苇深处款款而来,修长的双腿在浅水中划出一道道银链,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时光的尺度,优雅而从容。这些雪衣仙子,头顶一抹朱砂,鲜艳夺目;翅尖墨染,宛如用浓墨勾勒出的美丽线条,将东方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它们的身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那是一个薄暮时分,我有幸目睹了双鹤对舞的美妙场景。它们的脖颈交缠,姿态宛如篆书的笔意,优雅而富有韵味。振翅时,掀起的风掠过芦苇,惊起满滩水鸟,那画面恍若宣纸上突然晕开的墨点,充满了诗意与灵动。它们的舞蹈,是对生命的赞美,是对爱情的歌颂,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浪漫而动人的故事,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爱情的纯粹。

  最动人心魄的,当属鹤群起飞的壮观时刻。驯养员的哨音划破暮色,数十只丹顶鹤次第腾空。它们掠过盐蒿地的瞬间,白色羽翼卷起褐色波涛,朱红的鹤顶在夕阳的映照下,如同燃烧的火焰,绚丽夺目。盘旋时,展开的翅膀连成流动的银河,璀璨夺目,仿佛将天空都照亮;俯冲时,又似白练垂天,气势磅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力量。有只年轻鹤突然脱离编队,在云层下划出优美的螺旋,那恣意的姿态,让人不禁想起李白笔下“俱怀逸兴壮思飞”的豪迈诗魂,它仿佛在向世界展示着青春的活力与自由的精神,彰显着生命的无限可能。

  在冬日的守望者中,有一位银发护鹤者令我难忘。他几十年如一日,专注地记录着鹤群的作息。他能通过鹤的鸣叫,分辨出每只鹤的情绪,仿佛与这些丹顶鹤有着心灵的沟通。“看那对夫妻,去年雏鸟被赤狐袭击,今年筑巢时特意加高了苇杆。”顺着他颤抖的指尖望去,我看见两只丹顶鹤正衔着芦苇,小心翼翼地加固爱巢。它们交颈时的温柔模样,胜过人间万千缱绻,让我感受到了生命间深厚的情感与守护。它们用行动诠释着爱的力量,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惜付出一切努力,这种伟大的情感令人动容。

  三

  踏上木质栈道,湿地便向我展开了一幅立体的生命长卷。退潮后的浅滩,成了弹涂鱼的舞台。这些两栖精灵,用胸鳍在泥地上写满象形文字,灵动地跳跃、穿梭,仿佛在进行一场独特的艺术创作,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智慧。招潮蟹举着大螯,像是在演绎默剧,滑稽又可爱,它们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趣味,让人忍俊不禁。沙蚕在洞穴口吞吐泥沙,编织着精致的“蕾丝”,那细腻的动作,恰似一位心灵手巧的艺术家在精心制作着美丽的工艺品。看似静止的盐蒿丛里,藏着苇莺精巧的摇篮,三片苇叶交错成的巢穴,正孵着带斑点的青灰色鸟蛋,充满了生命的希望,仿佛在孕育着新的奇迹,等待着新生命的降临。

  深秋的芦苇荡,最是壮观。密匝匝的苇杆在风中翻涌,如金色的海洋,波澜壮阔。芦花乘着气流升腾,恍若万千鹤羽重返天际,如梦如幻。置身其中,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让人陶醉不已,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有一次骤雨初歇,我撞见彩虹横跨湿地,七色光晕里,白鹭掠过水面叼起银鱼,反嘴鹬用弯刀般的喙翻开贝壳,整个滩涂便成了流光溢彩的水晶宫,生命的活力在此刻尽情绽放。每一个生命都在这片土地上努力地生存、繁衍,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美丽的生态系统,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最珍贵的相遇,发生在暮春的一个清晨。薄雾中,传来幼鹤的啁啾声。循声望去,两只绒球般的雏鸟正在试翅。它们笨拙地扑腾着,努力想要飞向天空。父母在一旁警惕地环视,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守护。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小鹤终于跃上矮丘,稚嫩的鸣叫里带着颤音,却已初具穿透云霄的力量。那一刻,整片湿地仿佛都在为这个新生仪式屏息,生命的诞生总是如此震撼而美好。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感叹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四

  保护区的瞭望塔上,高倍望远镜时刻记录着湿地的每一次呼吸。工作人员小陈给我看红外相机捕捉的画面:月光下,丹顶鹤单腿伫立,如雕塑般优雅,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东方白鹳在浅滩整理着“晚礼服”,尽显高贵,它们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与自信;獐子带着幼崽低头啜饮,画面温馨而宁静,展现出了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这些影像,拼接成了一部不为人知的夜之诗篇,诉说着湿地夜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魅力。

  “去年我们救治了受伤的灰鹤‘云朵’。”科研站的工作人员老赵抚摸着案头的标本,语气中带着惋惜,“它在迁徙途中被高压线所伤,虽全力抢救还是……”标本的眼睛用玻璃珠复原,却再也映不出湿地的天空。那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墙上挂满了孩子们画的丹顶鹤,那些歪斜的笔触里,满是对仙鸟的憧憬与喜爱。或许真正的保护,就在这科研与童真交织的经纬中,既有专业的科研人员用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守护着这片土地,也有孩子们纯真的梦想和希望,为这片净土的未来增添了无限可能,让我们看到了保护自然生态的希望与未来。

  暮色中的观鹤台,总让我想起敦煌壁画。游人们裹着羽绒服静立,望远镜的镜片反射着最后的天光。当鹤群归巢的剪影划过天际,快门声汇成现代版的梵唱。有个小女孩突然轻声背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诗在今人的凝视中复活,鹤影成了联通古今的灵媒,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的交融。它让我们明白,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文化和精神的源泉,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传承和弘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

  五

  惊蛰过后,湿地开始分泌绿意。盐蒿的嫩芽顶破陈年枯枝,努力生长,它们仿佛是大自然派出的使者,宣告着春天的到来;芦苇的新笋穿透冰封的泥土,破土而出,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丹顶鹤衔来去年的苇杆,在旧巢址上搭建新居。新的生命轮回就此开始,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与生机,仿佛大自然又奏响了一曲新的乐章。

  某日清晨,巡护员发现了四个带着褐色斑点的鹤卵,新生命的契约正在孵化,那是生命的延续,也是希望的象征。它们承载着未来的希望,让人对这片土地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新生命诞生后的美好景象。

  夏夜的湿地,是萤火虫的王国。这些提着灯笼的小精灵,在芦苇丛中编织着光的河流,如梦如幻。蛙鸣与虫吟此起彼伏,夜鹭的剪影掠过水面,叼起梦游的小鱼。值夜的窗户里亮着微光,电脑屏幕上的卫星定位图显示,去年环志的丹顶鹤“长风”正跨越渤海湾,向着西伯利亚的故乡迁徙。生命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轮回,生生不息。每一个生命都在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世界,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每次告别湿地,我总要在后视镜里目送丹顶鹤的身影渐小成白色光点。车载收音机里播放着保护区的宣传片:“这里每平方公里承载着300余种鸟类的呼吸……”忽然想起那个驯鹤人唱的小调:“鹤来兮,衔春泥;鹤去兮,留雪衣。”后座上,女儿正在临摹丹顶鹤的简笔画,蜡笔的红色涂得太重,倒像极了鹤顶那抹永不褪色的朱砂。这抹朱砂,不仅是丹顶鹤的标志,更是这片净土的灵魂,它承载着生命的希望、自然的美好,以及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与守护。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为保护这片净土而不懈努力。

  忽然间,我又想起徐秀娟的故事。她从遥远的黑龙江扎龙,来到江苏盐城,为守护濒危的丹顶鹤,将青春永远定格在了异乡。那是个寻常的午后,她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不顾疲惫踏入沼泽。夜色渐浓,她再也没能归来。如今,盐城的芦苇荡依旧摇曳,丹顶鹤优雅掠过水面。徐秀娟用生命谱写的护鹤之歌,化作永恒的旋律。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懂得了坚守与奉献的力量,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守护这些美丽生灵,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希望。她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保护自然生态的道路,让我们在守护这片净土的征程中,更加坚定,更加执着。

    黄爱荣

标签:丹顶鹤;滩涂;土地
责编:许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