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赋能,水乡平望文旅焕新颜
2025-04-17 09:2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周建明  
1
听新闻

  在江南的版图上,平望古镇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悠悠岁月里,它凭借着四河汇集与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的独特地理优势,沉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在时代的浪潮中,依靠人文赋能,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书写着文旅发展的崭新篇章。

  平望,因水而生、因农而稳、因工而兴、因古镇而美、因文化厚重而灵动。四河汇集的壮丽景观与京杭大运河贯穿全镇,构成了它独一无二的水乡风貌,也为其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京杭大运河,这条流淌着千年历史的黄金水道,如一条蜿蜒的丝带,将平望与南北各地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动脉,更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沿着运河岸边漫步,微风拂面,带来丝丝水汽,仿佛能听到往昔商船往来的喧嚣与船夫的号子声。河面上,游船悠悠驶过,泛起层层涟漪,与两岸的粉墙黛瓦、绿树垂柳相互映衬,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始建于唐朝的平望驿,遗址位于雄伟壮观的安德桥南堍,曾是古代传递文书、官员歇脚的重要驿站。虽历经岁月沧桑,但站在遗址前,依然能感受到当年这里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繁忙景象。它见证了平望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也承载着无数历史故事与文化记忆。而坐落在安德桥南侧的平望小九华寺,常年免收门票,它以地藏信仰为内核,将历史积淀与现代佛教实践完美融合。古寺内香烟袅袅,梵音阵阵,信徒们虔诚祈福,游客们也在此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庄严与宁静,使其成为苏州大市内重要的佛教文化载体,为平望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重的文化色彩。

  除了这些历史遗迹,运河沿线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河岸两旁,古老的驳岸静静伫立,它们由一块块规整的石头堆砌而成,见证了无数船只的停靠与起航。岸边的垂柳依依,随风摇曳,细长的柳枝轻抚水面,仿佛在诉说着平望的往昔岁月。每到夜晚,华灯初上,运河两岸灯火辉煌,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感受这独特的水乡夜色。

  平望的老镇区,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画卷。南大街、北大街、司前街等,这些古老的街道纵横交错,沿街商铺与居民和谐共存,共同营造出热闹而温馨的氛围,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也为当地民生福祉的提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南大街上,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每一家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传承。百年酱园面馆里,弥漫着醇厚的酱香和诱人的面香。走进店内,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苏式汤面,搭配上自己爱吃的荤素浇头和一碟店家赠送的姜丝或特殊配方腌制的酱菜,那爽口浓郁的味道瞬间唤醒味蕾,让人回味无穷。酱园里,各种酱菜琳琅满目,从传统的萝卜干、酱黄瓜到特色的虾籽酱,每一样都选用新鲜食材,遵循古老工艺制作而成,是平望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也是游客们喜爱的特色伴手礼。

  非遗手工坊定胜糕团点,更是热闹非凡,师傅们熟练地揉面、包馅、蒸制,不一会儿,一个个软糯香甜的定胜糕便新鲜出炉,色泽粉嫩,寓意着吉祥如意、凯旋,是平望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必不可少的美食。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这道美味,还能亲自参与制作过程,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平望中医馆位于南大街中心,是吴根越角中医药博物馆在平望开设的分馆(正心堂),中医馆除了用翔实的史料、文字和图片、实样展示悠久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和药用价值外,还提供针灸、拔罐、推拿、舌胎辨析与把脉等中医传统疗法,很受民众欢迎。

  从南大街悠悠徒步到北大街上,一家家百年老店呈现在你眼前,如平望照相馆、图书馆、粽子店、馄饨店、劳动桥旁的网红沈家面馆及传统的手工工艺品店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查氏糕团店是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乾隆御膳“冰雪糕”生产直销店;苏绣工作室里,绣娘们飞针走线,一幅幅精美的苏绣作品在她们手中诞生。细腻的针法、鲜艳的色彩,将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绸缎上,让游客们不禁为这门传统技艺的精湛而赞叹;文创集合店里,摆满了各种以平望文化为元素的创意产品,如印有古镇风光的纪念明信片、信笺、各种各样的书笺,还有用运河文化设计的小小装饰品等,既具有实用性,又充满了文化内涵,深受游客喜爱。

  司前街的群乐旅社建于民国时期,它见证了平望百年来的辉煌与发展。这座具有历史韵味的建筑,如今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木质的门窗、复古的招牌,仿佛将人带回了那过往的美好时光。住在这里,不仅能体验到独特的古建筑氛围,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漫步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上,游客们既能欣赏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又能深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旅游体验,完全区别于一些过度商业化的古镇,为平望赢得了众多游客的青睐,也让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体感与满足,真正实现了人气旅游催生民生福祉。

  在文化体验方面,平望更是别出心裁,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在游玩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平望莺湖文学社是地方文学爱好者的社团组织、它凝聚了本镇几十名老中青文学爱好创作者,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创作心得与读书交流活动,为繁荣地方文史文化与现代文学创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南大街劳动桥东堍的地方民俗戏台是节日游客关注的焦点,那悠然的唱腔在岸边回荡,沪剧、锡剧、越剧等江浙沪传统戏剧与新潮音乐常常于此碰撞,古韵今风,沉浸式体验运河文化风情。

  艺英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湖边,它们是一座座充满文艺气息的阅读空间。书店内除了各类书籍,还设置了文创产品区、咖啡休闲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挑选一本心仪的书籍,坐在窗边,一边品味咖啡,一边欣赏窗外的湖光山色,享受一段宁静而又美好的阅读时光。同时,书店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作家前来交流,为平望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地方微型收藏博物馆,虽规模不大,但收藏了许多与平望历史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和老物件。从古代的农具、生活用品到近代的照片、文件,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平望的发展历程。在这里,游客们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介绍等方式,深入了解平望的过去,感受历史的厚重。

  平望粮仓展厅,由废弃的粮仓改造而成,保留了粮仓原有的建筑结构和风貌。设民宿、餐饮、商贸、展示厅,厅内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了平望的农业发展历程、粮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还有每年一次的迎新书画展。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了解到粮食生产、储存的知识,还能感受到运河文化和平望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浓厚的文化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游客还可以到北大街庄雪明书法工作室免费体验抄写《平望志》等传统手艺。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游客们拿起毛笔,蘸上墨汁,一笔一画地抄写着古籍、诗词、心经,感受着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平望的历史文化,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在平望,临街店铺的年轻老板们也为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不是在做直播带货,通过网络平台将平望的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是在做手工香囊,用精美的刺绣和天然的香料制作出一个个充满江南韵味的香囊,或是在修缮红木家具,传承传统木工技艺,让古老的家具重新焕发生机。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平望的文旅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当你于“五一”一起来到平望村上——长漾里,那自然的乡下田园风光,干净舒适的民宿,麦田露营、自助烧烤、萌宠喂养、自助飞盘、趣味足球等户外运动,还有ni ni农夫集市让你梦想的种子有了在此扎根发芽的念想。

  当你一路向东来到平望大龙荡,结三五要好伙伴,那趣味展开帆船、皮划艇、龙舟、桨板等水上运动项目,绝对让你嗨个够。

  还有运浦湾,既可观大运河来回穿梭之大小船只,又可定制露营套餐,烧野火豆饭、做青团子,睡帐篷等休闲活动。

  人文赋能,让水乡平望在文旅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以及年轻一代的创新活力,平望正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文旅目的地。

  “展望未来,平望将继续深挖人文资源,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平望镇党委宣传委员沈国强如是说。“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教育等产业的全方位融合发展,打造平望地方特色和更具游客吸引力的文旅产品。”。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平望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人文力量的持续推动下,水乡苏州吴江平望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文旅新篇章,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留下一段难忘的水乡记忆,沉醉在这片充满魅力的江南水乡之中。

  文/周建明 图/陈芸

标签:游客;古镇;京杭大运河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