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假期,我带着职场上的疲惫,回到了偏居一隅的农村老屋小憩了几日。
老屋所在的小村,紧邻胭脂河畔。那晚微醺,我想起孩提时常走的路,变成了另外一番样子,被牵引着,沿屋后村前那条花团锦簇、绿荫环绕的柏油路漫无目的地徜徉。这本是一条幽僻且简陋的沙子小路,这些年来,政府大力推动民生实事,坑坑洼洼、曲折难行的断头小路被打通,化身成纵横交错、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路边荆棘杂草也换作了蓊蓊郁郁的植被。路灯、红绿灯在这平坦如砥的柏油路上亦赫然入目。
不知道是否节假日的缘故,那晚路上的行人算不得多,倒是偶遇私家车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一骑绝尘。三三两两的行人,都是一身休闲,他们应该都是饭后出来漫步消食的吧。“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斗转星移、时空转换,漫步在这条路上曾经金色年华的我,已过不惑之年,有些醉意朦胧的记忆里,年少的我,也在这样的季节、这个时间,这条路上走过。那时,辛勤了一天的庄稼人,根本用不着散步来消食,那个岁月,更是难觅私家车的踪迹。
须臾间,脑海里涌现了那些追忆往昔岁月、忆苦思甜类长长短短的文字,还有那擅长丹青的画家表现日新月异的精美画卷,当然,还有反映时移世迁的歌舞、戏剧等艺术形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变化都是有目共睹的。
这样思索着,不经意间,已经步行来到了集镇上,夜幕下的小镇,微风轻抚,霓虹灯闪烁,呈现出丝丝现代化气息。小镇的繁华透着一份静美,宁静的时光,温柔了岁月,也温柔了我。多年来出差及旅游,我领略过欧洲国家的繁华、见识过非洲国家的特质,也感受过国内一线城市的先进。对小镇热闹景象的认同,更多的是对它的一种情怀。不承想,步入中年后,儿时遥远的地方,竟在茶余饭后、闲庭信步间抵达。
其实小镇到老屋空间距离依旧,路程更未曾改变,改变的是我的阅历与成长,见惯了繁华后,老屋与小镇这点距离,在心里早就不再遥远。就像脚下这条路,变化的不仅是有形的、物质的路,抑或是增添的路灯或路沿的花卉、植物,那是一份浓得化不开的眷恋,一份挥之不去的乡恋情怀。这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不经意间,悄然地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