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天柱山
2024-01-17 20:3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庄小军  
1
听新闻


独游天柱山

□ 庄小军

  盛夏酷暑,热浪炙人,游人蜂拥而上黄山、庐山。笔者却去安庆而登天柱,饱览了号称“一柱擎天,万岳归宗”的天柱山风光。时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柱山旅游还是待开发地,我便寻幽探奇,独身历险,鬼斧神凿的巉岩峭壁,雄奇灵秀的松石泉瀑……无不引人入胜,令余流连忘返。在这里,从满目青山中撷取几片绿叶,供读者诸君饭后茶余之消遣。如蒙垂青,吾愿足矣!

  夜宿野人寨

  野人寨,这个在地图上赫然入目的名字,不禁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当真是个曾有野人出没之处?清晨,从安庆乘汽车,两个小时便到达潜山县。我拜访了天柱山管理处的陈经理,听他谈起天柱旅游的现状和远景。但当我问起这野人寨时,他却神秘地不作正面回答,只是建议我一定要光顾。这更激起我要探明究竟的愿望。于是,从潜山县乘旅游公司的面包车,只半个小时便到达了野人寨。

  下车伊始,便欲探究。谁知问了几个山民,对野人寨之来历均不甚了解。但见前面山上翠岭连绵,溪谷环绕,碧坞烟霞,曲径通幽。我且信步拾级而上,仰头梵宇浮屠,回出霄汉。它就是天柱山最大的古寺——山谷寺,俗称三祖寺,旧名乾元禅寺。相传佛教禅宗达摩将从天竺带来的木棉袈裟,二传慧可,三传僧璨,四传道信,五传弘忍,六传慧能,此为中国佛教禅宗一至六祖。其三祖僧璨大师便隐于山寺,即称为三祖寺。进入山门,如入仙境。但见殿宇亭阁,雕梁画栋,祖师殿前门楹:“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证禅心。”寺内觉寂塔,又名三祖塔,据传三祖僧璨圆寂后,舍利供奉于此。塔前联曰:“觉海情空登十地,寂天光中立浮屠。”这里群山环绕,中耸一峰,卓尔不凡,苍然独秀,潜水流其前,天柱耸于后,风物秀丽,幽静宜人,更兼寺内僧人热情可掬,见我正午朝圣,不顾暑热,诚心向佛,纷纷留座赐茶,我逗留良久,方才下得山去。

  林间小径行不多远,便到山谷流泉石中古洞。这里悬崖高耸,烟云低回,飞泉悬瀑,涧水激石,游客至此,莫不惊羡。古人用“潺潺溪”“泼泼岩”“冷冷湲”“滚滚泉”来形容赞美这条溪涧。许多达官名宦、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或流觞放歌,拥火夜游,或结庐溪畔,吟诗作赋。所题诗文,皆镌之于石壁,刻之于摩崖。目前比较完整的尚存三百多处。宋代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曾与其弟王安国到石中古洞一带游览,坐石听泉,探幽访古,白天看不够,夜晚秉烛游,题诗刻于摩崖石壁:“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以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苏东坡、黄庭坚等文坛巨子的赋诗题名石刻,其笔意草情篆韵无所不备,实乃极其珍贵的妙笔佳作。我流连于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寄情于奇峰拱环长溪绕麓,不觉痴醉也!

  途中歇脚,遇一童颜鹤发之老者,仿佛得道高僧一般。我上前作揖,又问起野人寨。老者手捋银须,缓缓道来,说这野人寨早先确有野人,山那边还有个野人洞,洞口有巨石堆砌如门。野人红毛长发,体形魁梧,步履如飞,力大无穷。宋末,农民义军领袖刘源在此结寨抗元,故称“野人寨”。又说元兵将刘源所率义军称为“野人”,故仍叫“野人寨”。这里山势回环,左山劈崖为径,右山合谷为涧,据山扼水,形势险要,为天柱之门户。如今已经初步开发,准备辟为游览胜地。老人说完,径自起身,似飘然而去,而不知所终。

  天色已晚,我便在此歇宿。这天柱山庄环境幽静,但仍觉得有点夜色瘆人。听松涛竹浪,如弄箫抚琴;觉清风徐来,万籁俱寂。入夜,但闻谷风低吼,似群兽合啸,又夹杂着猫头鹰凄厉的嚎声,并不时有巨石落入山崖轰鸣,令人眼前浮现红毛野人手持巨石在山间谷中奔逐吼叫,心中骇然。欲去石中古洞秉烛夜游之想,顿时化为乌有。

  独闯神秘谷

  神秘谷,这又是个令人神往之处。据说宋末刘源率领义军十万在此结寨抗元,春则出耕,冬则入寨,凭险据守,屡败元军,坚持斗争18年之久。在天柱山庄时,山民告诫我,此处奇险,不可大意,切莫独自上山,须得结伴而行。而我欲效徐霞客之独游,心想,凭俺这条壮汉,还能让神秘谷难住我不成?故并未理会,仍一意孤行。从蛇形坦至良药坪上西关寨,经仙人洞过渡仙桥观天柱峰,一路松竹交翠,流泉丁冬,怪石奇诡,幽壑纵横,确实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不觉之中走进一条山谷。

  这条深谷端的险要无比,但见峰冠林立,怪石嶙峋,其间层岩参差,洞穴幽深。我因不识途径,又无人可问(这山野就野在半天不见一人踪影),殊不知已光临神秘谷。而这神秘谷从下往上尚可攀登,而从上向下则险象环生,委实是犯忌也。

  既来此,莫奈何,硬着头皮下吧!只见洞门幽旷,峰峦奇特,峡谷两壁,横石如城,谷中有洞,洞谷相连,形如楼台,宛若宫殿。时而俯首侧身,时而撑臂蹬腿,未走多远,便已气喘如牛。忽见一石壁前大书曰“胖子愁”,急窥洞口仅尺许方圆,且深不见底,直觉头皮发麻,倒吸一口凉气。但此刻徐霞客精神仍在附体,于是咬紧牙关试着伸下腿去。这一伸不打紧,腿已悬空,臀部及腰间均卡在洞口,欲上不能,欲下无方,只得双手紧撑洞口岩壁,但见头顶白云逸过,只觉腿下冷气森然。苦苦支撑了近半个时辰,滴滴汗珠洒落在洞口石头上,终因口干舌燥,体力不支,略微一挣扎竟掉下洞去。只听耳畔风声,心想吾命休矣。所幸洞不甚深,两丈余高,但双臂、膝盖均已擦破,鲜血汩汩流出,伤口阵阵作痛,惊出一身冷汗,眩目头晕不已。

  这时细观洞壁,只有脚踩凹坑可上,全无石阶扶手可下,而洞口的窄小,确令胖者却步。听山民讲民国间曾有安徽省长王有章过此洞,他身躯胖大,无法穿过,随从前拽后推,方才勉强出洞。此时想起山民之告诫,方信言不谬也。我以切身体验告诫后人:体态丰腴者,莫过神秘谷。否则蹈吾覆辙,将悔之晚矣!

  路遇眼镜蛇

  侥幸逃出谷口,心中犹在悸跳。时已近午,饥肠辘辘,突然见路边有一小茶馆,便进去歇脚,吃茶啃干粮。店主是位50岁左右的山民,淳朴中见机智,谈吐间显精干。闲聊得知他原是猎户兼药农,自幼在山里长大。他见我独自上山,颇为诧异,自愿为我充当向导,又交给我一根竹棍,说既当拐棍又能防身。我心想,刚才神秘谷遇险,有个伴也不错,至少关键时候可助一臂之力,便答应了。

  向导老彭果然身手不凡,带我走晴雪岭小道。这“雪”却是石英砂粒,遍岭白砂,如冰封雪盖,故称“天柱晴雪”,为一绝也。人行其上直滑,老彭却似脚下生根,他紧攥我手,安然度过。走上一条藤萝交错的小道,也不知是人道还是兽道。忽然听得草丛中有声响,我好奇心顿起,便撒下老彭,循声走去。老彭大喊一声:“慢走!”说时迟那时快,我已窜上前去,突然惊得停住脚步,只见路边草丛中有一条灰褐色的扁平头的蛇,一米多长,正在缠绕一只野兔!见我们到来,它霍地竖起身子,目光炯炯,蛇视眈眈,颈部膨胀两环如眼镜状,口中毒信不时吐出。我平素倒也不惧怕蛇,何况身后还有向导壮胆,便手持竹棍,横扫过去,只听刷刷几声,蛇已没入草丛之中。野兔尚在抽搐,近前一看,却已断气,遍身乌紫,可见蛇之剧毒!这时老彭上前告诉我,这条蛇是眼镜蛇,是这山里最厉害的毒蛇,人若被它咬了,走不多远便会倒地昏迷,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我听了这话,不禁悚然。

  老彭像是看出我的心思,笑道:“这条蛇算什么,还有大家伙呢!”我忙问是什么,他说:“这山上有老虎!”我这才真正地吃惊了。只见他往前走不多远,一指地下:“你看,这就是老虎屎!”我一看可不,地上几团粗大带毛的野兽粪便,里面还有未消化完的小动物骨头渣,顿觉一股凉气从脚底冒上来。老彭说道:“这山上是有虎,不过天柱虎是不伤人的。那天黄昏,云雾骤起,我独自上山,突然间路口上见一黄斑猛虎。我心中一凛,站在原地不动,谁知老虎见我竟掉头就走,转眼不见踪影,至今还未听说天柱虎伤人畜之事。”

  下午遇到来天柱考察野生动物资源的安徽大学生物系的师生,他们说也亲眼见到几只豹子,从他们不远处呼啸而过,还听到野猪啃树的呼哧声。我心中暗想,上山之时并不知道山上还有野物,如上午在神秘谷遇野猪,岂不束手待毙,成为口中之物?!想到这,更一步不落地紧跟向导,过东关而下山来。后来查阅《天柱山志》,方知果然山上有天柱虎,属于华南虎,1989年后才不见踪迹。

  晚间休息,同房一位老兄听我大谈此山趣闻及途中历险,并赞誉此间民风淳朴时,竟摇头叹息,我忙问其故,他苦笑道:“我才是遇到了真正的‘眼镜蛇’呢!”接着说出他的一段经历:他上山时也遇到一位热情的山民,戴着墨镜,主动给他带路,一路结伴而行。结果走到途中休息时,他到溪边去擦脸洗毛巾,等他擦好眼镜戴上一看,自己的皮包竟不翼而飞,那个山民更不见踪影。这样的“眼镜蛇”可真是够毒的。我给他讲了破财消灾的理儿,亦是安抚这位老兄而已。是夜,这位仁兄辗转反侧,我却累得鼾声大作。

  遨游天柱峰

  天柱风光,贵在天然。初来此地,忽见千峰竞奇,万壑耸秀,巍峨峥嵘。特别是天柱峰,突兀群峰之上,如擎天之玉柱,似初放之青莲,高耸云表,嶙峋峭绝,瑰伟秀丽,卓尔不凡,周围群山拱拜回环。《安徽通志》曰:“其最奇者曰天柱峰,千仞层岩,突起如柱,高出诸峰,相峙而不相连。”其高度为海拔1488.4米,“实为淮南江北诸山之冠”。它兼北山之雄伟和南山之秀丽于一身,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中。

  汉武帝刘彻曾亲临天柱,设台祭祀,将其封为南岳。直至隋朝隋文帝下诏,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但天柱被废名山封号后,并未冷落,道徒佛子们视其为宝地,在此建宫立观,造塔兴寺。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在此留下妙笔佳作。李白赞美道:“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唐玄宗李隆基也曾赋诗:“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关于“鹤驾朝岳”之盛况,据旧志记载,每年仲春,有数千只白鹤飞来朝天柱峰,围绕峰顶盘旋翻飞,称为“鹤驾”,颇为壮观。

  天柱绝顶赫然横书“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还有“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雄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两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加凸显气势磅礴。如今天柱栈道仍未修上峰顶,可见当年峰顶刻石,需要何等的胆量和勇气,需要付出何等的心血和代价!将来人们能够登上峰顶之时,一定会领略那无限风光的!

  屹然独立、如柱擎天的天柱峰,不仅奇峰怪石,风景绝佳,还有云海奇观时而浮现。观云海最佳处当数天柱峰下的拜云台,此处观赏云海真是赏心悦目。如果碰巧还能看到天柱佛光,此景多出现在雨后初晴、红日当空之时。这时但见危石上下云涛翻涌,刹那间云层中阳光射来,白浪化为红波,云间出现一个五彩巨轮,光彩夺目,灿烂绚丽。此时此刻,喷薄而出的阳光照在游人身上,将人的身影投射到彩轮之中,云海的“屏幕”上霎时出现人的影像,人动影也动,人停影也停,好似神仙遨游天柱峰,仿佛此身在腾云驾雾中。

  笔者曾经去过黄山、庐山,若将天柱与它们比较,我以为似在黄、庐伯仲之间。天柱山独特的险峰云海,奇松怪石,幽洞峡谷,激瀑涧流,丝毫不逊色于各名山大川。余因眼界所限,笔力不逮,只能选其皮毛以呈读者。昔苏东坡曾叹曰:“至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吾今天也欲斗胆进言:“至安庆而不上天柱,乃憾事也!”

标签:天柱;野人;天柱山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