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江南 品味古镇|梅李:流经岁月的风华绝代
2023-12-27 20:4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永祎  
1
听新闻


梅李:流经岁月的风华绝代

□ 张永祎

  梅李是江苏常熟市的一个千年古镇。第一次听到这个古镇名字,以为这里一定长了很多梅子和李子,所以才叫梅李。其实不然,据宋庆元《琴川志》载:“五代十国天宝元年,吴越王钱镠遣将梅世忠、李开山戍此,居民依军成市,因取二将之姓,以名其地。”如此介绍成因,确实言之有据,当年两位将军肩负都水使和副都水使的重任,奉命驻扎于此,拱卫国家,但因为文献表述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细节,也就缺少那种震撼人心的说服力。还是当地人讲得比较生动,据说当年这两位将军爱民如子,时刻以苍生为念,特别是抵抗外敌入侵的刀光剑影中,他们坚定而果敢地冲在一线,率领部队用自己的身躯构筑起血肉长城,全力以赴掩护百姓撤离,最终这里的老百姓得救了,他们却英勇战死。如此奋不顾身,如此舍身忘己,怎能不让人刻骨铭心?于是当地百姓坚决把他们的姓氏合在一起作为地名,这不仅表达出梅李人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也希望世世代代铭记他们的救命之恩。

  梅李自北宋元丰年间建镇,距今已经有1100多年的历史。水乡古镇,水到镇成。据说境内有308条河流,盐铁塘为西汉吴王濞所开,以运输朝廷专营盐铁而得名,它流经古镇中心,与梅塘垂直交汇,不舍昼夜,“屋宇丛密,街巷逶迤”,尽显水乡的浓浓意蕴,也见证了千百年来的沧海桑田。

  上世纪70年代考古资料表明,距今4500年的梅李塘桥村北罗墩遗址,其出土的灰砂陶甑、肩刀石等,证明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为环太湖流域一处良渚文化遗址。

  千年底蕴,源远流长,但梅李给我们的感觉,却是淡然而内敛,温婉而雅致,仿佛穿越千年前的烟雨江南,逐步演化为“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我们徜徉在小桥流水之上,安步在青石小巷之间,处处皆有景,步步能生情,人景相依,说不尽的历史沉淀,看不完的岁月更迭。

  依塔建园,文化遗产惠及于民

  有塔翼然,是梅李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毫不夸张地说,到梅李如果没去看聚沙塔,就等于没到过梅李。所以,我们一到镇上,迫不及待地去领略聚沙塔的旖旎风光。

  据史料记载,聚沙塔为南宋绍兴年间邑人钱道者发起募捐所建,他打出的旗号是“舍施可积富”,当地百姓却以“舍施以积福”为愿,纷纷捐献,聚沙成塔,故名“聚沙百福宝塔”。该塔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塔身为青砖扁砌实墙,塔室方形,底层开门,塔内有扶梯,可盘旋而上直至塔顶。南宋时期,常熟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梅李地处江海之滨,常受江潮倒灌的洪涝之患,老百姓深受其害,募捐建塔,也是希望聚沙塔能够像聚起的沙岸一样坚强地拦截住潮水的侵犯。

  全塔端坐在大莲花宝座之上,戟指蓝天,庄重而沉练,鸟瞰世间沧海变迁,负载着多少代梅李人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许正是得益于聚沙塔的鼎力庇护,梅李从此便在长江的冲积平原上开垦出自己的家园,与自然同生存,给文明留底蕴。

  聚沙塔作为永不磨灭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产,也因此不断地显露出梅李人身上的那种不放弃、不抛弃、不服输的原初特征。现在古塔早已远离水边,也失去了往昔镇江压水的作用,它更多地作为行之有效的象征,代表着一种向上的精神指向和人生的哲学价值。

  1986年11月起,梅李镇人民政府依塔修园,取古塔之名为“聚沙园”。园内有“聚沙塔影”“屏山听泉”“梧桐踏月”“古木清风”“曲径寒梅”“忠孝梅李”“濠濮间想”“荷蒲熏风”等八大景点;有异地迁建的龙园书场、徐建新钱币博物馆、冯新民根雕博物馆;还有盆景园、佛塔园、孝爱长廊、孝子孟宗塑像、名家碑刻回廊、常熟县委重建暨常熟人民抗日武装诞生纪念碑等景点。导游说,如果站在聚沙塔塔顶,聚沙园的美景尽收眼底:亭台水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百花吐艳,人在园中走,景若画中游。那巧夺天工的乱石假山,玲珑剔透、峰叠涧幽;那岸边微风扶柳的一弘清溪,鱼翔浅底、波光鳞鳞;那伸展河中的曲桥凉亭,四面临水、八方来风;那千年不倒的银杏古树,拔地而起,蓬勃峥嵘;那连绵不断的紫藤长廊,披绿挂翠、郁郁葱葱;那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古朴典雅,气定神闲;那四季吐艳的林木花草,枝繁叶茂、流香溢彩;那庄严肃穆的纪念碑,默默地诉说着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看到,书场里有人在表演评弹,亭子里围坐着大爷大妈,广场上的人随着音乐的律动翩翩起舞,“流动中的美丽,充满着朝气”,这是一个集文化、体育、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农民公园,也是今天的梅李人休闲品茗、强健体魄、愉悦身心、感悟历史的好去处。

  叩问历史,文化记忆涵养四方

  从聚沙公园出来,没有几步远,就能拐进梅李的东街。店肆林立、人声鼎沸,到处都充满着烟火气息,是水乡古镇本该有的模样。

  刘神堂在梅李镇东街109号,始建于明朝中叶,主供南宋抗金名将刘琦。刘琦是秦州成纪(今甘肃静宁)人,与梅李没有直接关系,但梅李人对他却爱戴有加,主要是因为刘琦在伐夏抗金的战斗中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宋绍兴十年(1140)三月,刘琦率兵3万镇守顺昌 (今安徽阜阳)。此时金兀术率10万大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在敌我双方兵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刘琦运筹帷幄,巧妙用兵,军民士气高涨,以一当十,奋勇杀敌,最终打败数倍于己的强敌,全城百姓幸免于难。他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军民,也振奋了南宋朝野。他们认为,只有像刘琦这样有勇有谋的将领率兵,方能成为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刘琦去世,死后被尊为神。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明代梅李人决定为刘琦立庙以供。2009年,梅李镇人民政府对刘神堂进行了全面彻底的维修。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殿气势轩昂,正中有一座神台,摆放着威武雄壮的刘神塑像,庭柱上有挂板对联:“伟绩昭昭亿万世长留宇内,精忠耿耿千百年犹在人间”,言简意赅地概括出刘琦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历史功绩和在人们心中荡气回肠的铿锵记忆。

  爱日精庐原址在常熟市虞山镇西门大街187号,系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藏书家张金吾宅及其藏书处。“爱日”二字是“爱惜时日”的意思。“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就是希望人们“珍惜时光,勤学不倦;抓紧时间,付诸行动”。“精庐”取自《后汉书·姜肱传》:“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精庐即精舍也”,也就是求学的地方。“爱日精庐”合起来理解,就是认为这里是分秒必争、刻不容缓的求学之地。

  应该说,藏书系张家的世代传统,张金吾的祖父张仁济(1717—1791),家有“照旷阁”,藏书万卷,多宋元刻本。他有二子,均嗜书。长子光基喜抄书,其抄本有《颍滨诗传》《龙龛手鉴》《新唐书纠谬》《东观奏记》《三辅黄图》《洛阳伽蓝记》等;次子海鹏,更是致力于读书、刻书、藏书,其藏书室名 “借月山房”。张金吾(1787—1829),是光基的儿子,嘉庆十三年(1808)中秀才,乡试不中,无意科名,笃志贮书,一发不收。40岁时,其藏书已达10.4万余卷, 遂辟“爱日精庐”蓄之。

  梅李镇从2006年底开始,花了近两年时间,将爱日精庐从常熟迁建到梅李镇东街,成为“梅李历史文化博物馆”。这是我省第一家由乡镇一级创设的公益性博物馆。原物复制、原图还原、原样建造,是搬迁后爱日精庐的最大特色。我们看到砖雕门楼上有清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陆懋宗所题写的“树德务滋”,此成语出自《尚书·泰誓下》,意思是向百姓施行德惠,须力求普遍。展览馆内共有三个展厅:一是通史厅。展示梅李动人的自然景观和历代才俊人杰。二是革命斗争史厅。展示梅李革命先驱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特别是这里涌现出的李建模、薛惠民、任天石等一大批抗日英雄,他们赤胆忠心,艰苦卓绝地斗争,满腔爱国情怀。三是文物厅。展示梅李出土的各种各样的文物,揭开了深厚绵长的文化历史底蕴。

  张氏古宅位于梅李镇东街11号,该建筑为清乾隆年间赠镇江府训导、国子监祭酒张尹宾宅。我们看到,门楣上的匾额写着“张太夫人故居纪念馆”。张太夫人何许人?清道光年间,张家有女初长成,勤读书,多涉猎,通经史,擅小楷,行端品正,贤淑可人。成年后嫁给常熟大户人家翁咸封 (翁同龢祖父)为妻。没想到,就是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居然为翁氏家族的登峰造极,抒写了最为精彩的一笔。翁家家谱对她也赞赏备至,“严毅明察,通达大体”“时称贤智”等等悉数尽出。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确属难能可贵。

  这是一个典型的清朝时期的江南住宅。据说原本有东西两个院落,各三进一院。现存一路三进,即门厅、前大厅、后堂、后院。两侧有书房、厢房,后院东侧有住房、库房、辅房。“多少动人故事频频再回首”,当年的磁场好像依旧还在,张太夫人言之谆谆、音犹在耳。导游告诉我们,张太夫人的教育方式非常特别:不是我会什么就教你会什么,而是你应该会什么,你自己就要努力去学什么;她经常安排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说会把他们不喜欢做的事变成喜欢做的事,或者更进一步,以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来做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事。如此洞悉孩童的心理,也善于利用孩子的特点,始终都把自己的外力放在激发孩子们的内生动力上,这种点到为止和杠杆撬动的美妙境界,真的让人心驰神往。尽管导游没有来得及给我们讲具体的案例,但这种聪慧贤德的人生密码已经显露无遗,就像我们在院子里看到的那棵已经两百多年的桂花树一样,因为根深蒂固,这才会有绵绵不绝的枝繁叶茂、香远益清。

  才俊辈出,文人墨客不胜枚举

  梅李自古富饶,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据史料统计,自宋至今,梅李共出了进士11名、举人14名,文人墨客更是不胜枚举,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祯卿。

  所谓“吴中四才子”,就是指明代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即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这是正版里非常明确的榜单,而民间的版本却略有不同。前三者均在名列,历史上也确有其人,唯独徐祯卿变身为周文宾,但史书中未曾有明确关于周文宾的记载。

  为什么非要把实有其人的徐祯卿调包为子虚乌有的周文宾?坊间有三种说法:一是因为颜值不高。徐祯卿的丑陋相貌被认为与风流才子的倜傥形象严重不符,为了迎合市井文化的审美需要,文人墨客就不得不捏造出一位才貌双全、潇洒自如的周文宾来招摇过市。二是因为入朝为官。在“吴中四才子”中,徐祯卿出名最早,26岁就考中进士,开始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而且一路走得还比较顺当,这与“自古文人皆贫贱”的人生轨迹以及愤世嫉俗的性格也不太相符。三是因为不擅书画。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均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各领风骚,徐祯卿却不擅书画,独以诗歌名满士林。应该说,书画作为视觉艺术,更直观、更生动,也更易于传播,诗歌却不一样,很多东西都要诉诸想象进行补充,所以启用周文宾,让他书画兼通,这样也许更能与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相匹配。

  清代黄炳宸在《梅李文献小志》中说:“徐昌谷,字祯卿,梅李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徐祯卿天性聪颖,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16岁著《新倩集》便脱颖而出,知名于吴中。长大后,“转益多师为吾师”,渐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成一派。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一句而引人注目。他长于七言近体,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不失吴中风流。早期他喜欢模仿白居易和刘禹锡,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等交游甚密,同为“前七子”,共同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徐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诚哉斯言!明弘治十八年(1505)听说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诗论《谈艺录》独树一帜,见解独特,只论汉魏,不屑六朝,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在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翘楚之作。文中喷薄而出的是敏锐的感受力和卓越的见识度,对诗作的透析深远蕴含,对创作的盛衰也颇有主见,文灿火花,语惊四座,尚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之推崇万分,就是以反复古自命的钱谦益,也对他的这篇诗论叹为观止:“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对此更是如获至宝,以至后来直接将自己的著作也命名为“谈艺录”。徜徉在这篇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里,确实受益匪浅。谈情感,“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谈源泉,“盖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此诗之源也”;谈灵感,“夫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所论之全、所叙之细、所辨之准、所析之深,皆不同凡响。

  所以,这位“吴中四才子”和“弘治十才子”最后居然落在子虚乌有的周文宾身上,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我们在与梅李人交谈时,他们对此却一笑置之。也许他们觉得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无法改变,也不容篡改。

  乡风文明,“孝爱之乡”享誉全国

  梅李自古人文荟萃,孝子辈出,是享誉全国的孝爱之乡。在元代郭守正《二十四孝子》记述中,“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丁兰刻木事亲”等三个尽孝典故,都发生在梅李这块土地上。

  黄香,东汉云梦安陆人(今湖北安陆),9岁丧母,事父极孝。《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他小时候,但凡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就用扇子把席子和枕头扇凉快了,然后再伺候父亲安寝;到天寒地冻的冬天,他总是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焐暖席子和枕头,好让父亲能够暖和安寝。

  孟宗又名孟仁,三国时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在吴国做官,为盐池司马。有一年,孟母病了,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病体方可康复。时值寒冬,哪有竹笋呢?孟宗跑到竹林,放声大哭,泪水所洒之处,竟然破土冒出一枝竹笋来。孟宗喜出望外,挖了几枝回家给母亲做菜吃。孟母吃后心情愉快,病也很快就好了。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今河南黄河北),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孝感天地,当地人颇以为豪!这三位历史人物都不是梅李本地人,怎么会把他们的故事与梅李扯到一起呢?据《常昭合志》载:“《虞书》鸿文按:今梅李东街三里徐村,有孟宗堂,亦名官宪堂,同治十年重建。梅李北三里天字号,有丁兰堂,光绪十一年,僧水澄重建。黄香墓于光绪初筑碑亭。”这些证据充分证明,他们与梅李镇的历史联系毋庸置疑,有的是迁移至此,有的是做官于此,有的是避难于此……

  “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水岸边碰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向游客们滔滔不绝地讲解梅李孝爱的故事。我们马上凑过去,不失时机地向他请教了许多问题。他看到我们对此兴趣浓厚,兴致暴涨,每问必答,如数家珍。他说,梅李人对孝道尤为重视,历史上除了二十四孝的三位孝子外,还有千里寻父的方焕先,为母舐目三年使之复明的周坤,为救父命献身的钱亮灿,割股和药为母治疾的温文毅,帮母温衾吮毒的吴长生等很多人。梅李的孝爱文化源远流长,一代代儿女都在延续传承着这种孝道。从造字上看,上老下子是为“孝”,好像是儿子背着老子,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孝敬父母是每一代人应尽的天职。如果没有这种孝敬之心,人类的血缘之脉又怎能一环一环延续下去呢?另一方面,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培养一个孩子对血亲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同时也就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由此可见,弘扬孝爱,传承家风,凝聚大爱,蔚然成风,梅李人在摒弃古代“孝道”之糟粕、汲取其精华的同时,也注入了现代“孝爱”精神,强调去真爱、去奉献、去感恩,逐步形成了既有鲜明特色又有时代意义的崭新的孝爱文化,包括学孝星、选孝星、当孝星、唱孝歌、定孝日、记孝事、出孝书、讲孝道等等,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文明乡风、家庭美德,梅李把“孝爱文化”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充分认同。2010年9月获“江苏省孝爱文化传承基地”称号,2011年获“中国孝爱文化传承基地”称号,2012年6月获“中国孝爱文化之乡”称号。

  巍巍聚沙塔,悠悠盐铁塘。如此穿越千年、纵横捭阖的古镇,天空湛蓝,碧水流淌,岁月淘洗过的安宁,时光雕琢后的浪漫,季节描绘着的生动,正一点点地勾勒着此情此景的美不胜收。看过,听过,想过,梦里水乡的流金岁月;走过,经过,尝过,水岸人家的风华绝代。镇之雄、地之要、景之奇、味之美,如歌、如舞、如诗、如画、如梦、如酒,酣畅淋漓,一醉方休,回味无穷……

标签:梅李镇;古镇;藏书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