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亦当逰心——名家评说吴国平
2021-12-07 22:2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南  
1
听新闻

  (图为吴国平)

  人们大多站在作品外面来书写:观察、调整,调动储存的记忆,安排、控制、修饰。但吴国平真正进入了自己的作品中,或者说,他真正进入了自己的书写。他与自己笔下流出的线条融为一体。他的书写因此而变成了一种生存状态、生命状态。他作品中笔画的推移几乎没有任何停顿,行书、隶书、篆书,都清澄而流畅,其中包含一种不多见的统一性。作品中的结构也在不停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无法通过一个完整的字去把握,而只能顺着每一笔画的空间位置去体察,这时,才能发现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变化不间断地进行。不强烈,但一刻也不止息。这里便隐含着他的个性和想象力。

  ——中央美院教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书法理论家 邱振中

  在我心目中,吴国平先生毫无疑问地是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的大家,他的书法立意高古,达到了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境界。可以看出,书法在他的手里将内心的抱负、思想、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我很佩服的是吴国平的书法很真。清代美学家刘熙载说过“名家贵精,大家贵真”。“精”是技术范畴,能悦人耳目;而“真”是灵魂范畴,能震撼人心。我看吴国平的书法确实受到了震撼。吴国平的关注点以及审美的立意都很宏大,他不仅关注主流,更关注大流;不仅关注时尚,更关注时代。因为主流不能涵盖大流,时尚不能涵盖时代。

  ——沧浪书社执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吴振立

  当代热闹的书坛,纷纷然拥有太多的名闻遐迩的“大家”与灸手可热的“名流”。或许,他们可以忽略吴国平的存在。但在吴国平的内心,拥有的不光只是一部书法史能够容下的博取精神与崇高向往。“水流归大海,月落不离天”,吴国平的书法,既有传统学养的深厚筑基,更有现当代文化精神的渗透。其作出古人新,气质冲和超逸,情趣生动,饱含着六朝之气韵,笔墨之中隐含着一股凌凌风骨。可谓文质相辉,非当下时流可造也。我以为,吴国平的存在,已为当下的书写空间提供某种参照与借鉴。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原研究员 乐泉

  吴国平兄笔名子羽。早先观书,便觉有飞动之想,坐看之形。待结识,便如老友。兄之足迹,幼怀鹰潭之“雄鹰舞其上”,常悟江左之“惊鸿游其间”,乐知胜事而笔墨歌舞,偶值林叟而明月清风。其人爽朗,其书流美而恬淡,苍松且童子。子羽兄书,日静,日苍,日问,日行。静而不疲,以天真结体构字,细看去如庭前童子,行列之中、规矩之内声音流淌,清脆怡人。静却不寂,墨苍笔老,执虚举重,自是遒劲在腕,而将射石之力赠与笔画。问者谦和,向来好道,则不求冠带奇异,但有神色温润,淡淡然唱叹。行者敏捷,如照千里,石映舟载此意同,圆转回旋留存篇内,意气风发挥洒至卷外。兄之书,气息恬而不让,却不暴躁,颇得篆籀之神。化去不知几家风度,熔出这东坡、东洲之韵响,流泉、流云之时清新。所谓是我思造物诚何为,霍然一挥遍九野。不以絮蝶飞舞之状,更具文章风流。书法淡味,本出自寒暑苍苍。子羽兄书,愈看愈醇。

  ——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王学岭

  吴国平是个作家,因此你看他的作品,有一种文学色彩注人到其中。他的作品里面有好多章草和魏碑的东西,很古典,书法写得很古典,我认为就接近成功,如果把书法写得很现代,就失去了分量。所以,吴国平的作品,除了有文学的滋养之外,还对书法本身做了深人的研究和分析。我看他的小幅作品更为成功,当前某些获奖作品往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经典的一些捕捉、模仿,但是吴国平的作品丝毫没有那个感觉,已经做到了融汇贯通。

  ——中国书协理事、海军美术书法院副院长 张坤山

  国平兄书法不人俗流,古调独弹。因为于书道,他有着自己坚定的审美和自信的识见。也许是军人,他更崇尚苍茫、朴茂、厚拙,字里行间有一种豪壮之美。欣赏国平兄的书作,如品佳酿,值得细细品,慢慢回味。他的作品起承转合脉络清晰,整个用笔过程,急涩、提按、搅转、水墨交融,浓淡枯涩等皆自然呈现,没有丝毫造作。他从不过多的纠结字形,而是因势赋形,逸笔挥洒,体现出了很强的驾驭能力,释放出富有灵性的生命形态。中国艺术讲究蓄,是含蓄,更是蓄势,国平兄深谙此道,他的用笔最大特点是“藏”和“蓄”,很多用笔均空中蓄势,而落笔则老笔纷披,一派苍茫。看上去很多字写得很艰涩,但他在无墨处求笔,求内在的厚实,十分难得。古人认为善书者,善取势、善蓄势、善藏笔。唐人张怀瑾对用笔取势有“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一说,国平兄恰是如此。这与当下一味追求字形而用笔流滑的时弊背道而驰,也正是国平兄除了学养居高之外,另具高格之处。正所谓:不识吴书唯见形,吾知国平自藏神。

  ——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法院院长 李啸

  国平兄是当代隐于军旅真正的文人。他既是作家,也是书法家,我觉得他书法名声更响。当书与文两者相融在一个人身上时,那么他定是丰富的,是厚重的。结识国平兄是从认识他的作品开始的,那是十几年前在成都举办全军21人书法展上,他那简静清雅的书作深深打动了我,此后与他有了更多的接触,对其人其书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他生长在文化底蕴丰厚的道教发源地一鹰潭,从小就饱受道教文化的浸润,身上始终散发着一股文气、一份深邃。与他交往会让你感受到踏实与静穆,品读他的作品就像品尝一捧清泉,淡淡的,润润的。他的书法从魏晋中来,闲适宽厚的魏晋风度对他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他擅长行草书,兼修楷书和隶书,书中既藏碑之遒劲与厚重,亦含帖之飘逸与空灵。大凡好的书法作品,是很讲究用笔的,特别是驾驭提按使转等技法,以形成不同寻常的笔画姿态。国平兄的用笔并没有大起大落的动作,他在做减法的同时始终关照点滴细节,从细微处呈现其书写的精神内核,就像一位太极高手,动作看似平常朴实但暗藏强劲之气,示人以温而威之感,使人心动甚至震撼。其结字大胆而心细,时而紧收,时而打开,时而端庄守正,时而取势险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论是字与字、还是行与行之间,看似矛盾四起,可却觉得“一团和气”,舒适得体,既完整也很统一。细品其书不乏禅意,简约静净,不造作,不张扬,恰如他与好友在品茗闲聊,娓娓道来,不激不厉,此境悠然,好一份平实与惬意。我想支撑他书法丰厚内涵的无它,或文学,或阅历,或涵养……

  ——中国书协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维忠

  吴国平先生把晋人的韵味融人到自己的笔底,这个线条很有厚度,厚的东西看不出漂亮来,不漂亮的东西才叫厚度,有一些薄的东西会很漂亮,会在你的眼前招摇,因为有一种纷飞舞动的效果,厚的东西舞动不起来,所以他的笔有这样的力量,很沉静的力量,这种东西真正是能够打动我们的地方。

  ——中国国家画院培训中心主任、书法评论家 马啸

  吴国平老师是我十分钦佩和敬重的书家。他有两支笔,一支用来书写传统文人志士的家国情怀,用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回望历史、关注社会、品察时代、关爱自然,写出了很多思想深邃、文采风流的诗作和美文,表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追求;一支用来书写他丰富华滋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理想。他的书法根植传统,也根植生活和时代,不简单重复经典,更不为时风所动,坚定执着地在碑帖结合的艺术之路上探索前行,用他独特的笔墨语言,创作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品佳作。他的作品线条厚重、结体奇独、章法新颖,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和醇厚的沉香味道,还有一缕淡淡的禅意,给喧嚣浮躁的书坛带来一种别样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艺术思考。

  ——中国书协理事 王卫军

  吴国平先生的书法一如他的军人身份,下笔迅疾、坚毅、果敢、准确,通篇章法布局看似率意不经,实则运筹帷幄,颇具用心。试问,他的这份底气何来?我以为,是他丰厚学养的支撑。平日,诗词、散文、歌赋、音乐、舞蹈、艺术策划与创作是其工作,在这些领域中他多有建树并屡获佳绩,这均构建成为了他今天书法艺术的高标准与成熟度。他的书法,于传统投入尤深,精研临习,自信创作,广取先贤之长,在对众家经典名碑名帖的深度临写后,他选取了书法艺术中最能表达情感的行草书作为创作主打,如同他的文学创作,抒情达意。他的大字作品似挥动如椽之笔纵情挥洒,万千气象,他的小字镜心,如饱学鸿儒般娓娓书来,从容不迫。老道与生辣,精于传统而又不囿于传统,是其极具自身特色的书法语言。吴国平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淡淡地透露着读书人的文气与清高,快意之际还有那尽情的痛快与不羁!我以为,这正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所没有的气息,尤为可贵。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 黄正明

  吴国平先生的作品和文字,让我看到了他内心世界宽阔的维度,准确而肯定地表达了他对经典的批判与接纳。应于“阳明心学”与“公安派”的艺术思想,有着深度的渗透,以写我心、写性灵为灵魂的皈依,从而又在不断地追寻具有自我独立艺术符号与语境的书写。敏锐的洞察与人微的表达,是国平兄的内在优势。他清劲的外表与他作品的特性,似有一种神合。他内心追求的是器铭之迹,质坚而意丰的神韵,坚持以心性与情致来表达他的笔墨意象。常人看来这样的风格路数必是一条险境,所谓成功则需创作者具备超越常人的才情与综合知识架构的搭建,方能化险为夷,这些国平兄都具备了。

  ——江苏省青年书协主席,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 李双阳

  吴国平先生的作品既有大气沧桑的一面,又有清远萧散的一面。他的创作与许多人不同的是能站在大艺术的高度来加以把握,将文学、美术,甚至舞蹈、音乐的审美触角伸向书法创作的领地。他的作品显示出了极强的糅合、通变和尚意能力,有深厚的传统,但又不依附于传统,而是运用传统经验来传达自己的性情;看到了功力和技巧,但这一切都隐于思想和境界之后,以求“技进乎道”。他在广泛吸纳和博采众长之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系统。同时,又在一个大的基调里,根据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要求,不断地变化。几乎每一件作品都有独立的面貌,没有让人“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感觉。

  ——上饶书画院院长,书法评论家 上官甫贵

  人们在思考书法的时候,往往在苦思冥想如何深人技术,如何把技术发挥充分,更有许多的作者把技术作为书法唯一的法定,“法”于是超度蔓延,在这里严重受到损伤的是书法作者的本能和天性。在当下的书中能见到的是各家之法的杂合,后人对前人之技的模仿与摹写,但感受不到艺术家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风采,书法也就变成了只有形质而缺乏生命精神的形式,所以,当我面对吴国平书法的时候,我感到更多的一种启示意义,那就是对于本真的自我追求的重要意义,作为审美观念与审美理念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而创作指向的深度实来自于自我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态度,对于个体情感的体验与心性的追求是追求书法的大道,这些也是我读吴国平书法的一种感受。

  ——书法家、书法评论家 陈宇

  【书家简介】吴国平,笔名子羽。斋名及工作室号千淘居、净乃居、五车书斋、南亩轩。江西鹰潭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书法家、作家、诗人、歌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第五、六届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国家及南京市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南京江右书画院院长。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为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及前线文工团创作编导室主任。技术四级,文职二级,国家一级编剧。

  【获奖入展】书法作品曾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展、中青展和单项展,近百次参加军内外各种展览;出版书法作品集6部;百余件作品选入各种书法集;2次获国务院文化部群星奖;3次获解放军书法大赛一等奖。先后5次在南京博物院、北京国家画院、南京宣和美术馆等举办个展或三人展,长期从事业余和专业文艺创作,著有诗集、长篇报告文学及报告文学集、长篇散文、大型舞剧文本、长篇电视作品等12部;在军区及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数十台大型晚会中担任主创和总撰稿;有近百首歌曲在中央电视台及军队、地方各类晚会中演唱,歌曲《神圣使命》《响当当的连队呱呱叫的兵》《南京,我爱你》等在全军部队和南京市广为传唱;曾获全国舞剧比赛作品金奖(主创之一),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全国、全军多个一、二、三等奖。

标签:吴国平;中国书法;书法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