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如海
2021-05-09 20:23:00  作者:伊歌  
1
听新闻

  伊歌

  北京一位冯姓作家在某篇文章中谈及中文,写道:如今,我还是着迷于中文,还是坚定地认为中文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语言。中文里充满人生智慧,其表现方式在所有地球文字里,独一无二。

  看到这里,不禁莞尔。

  按专家们的学术观点,不同国籍的语言自然没有是非之分和优劣之别。但专家们又说,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维方式。这话的意思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民族背景、历史文化、地域环境、智性特色等等不同,导致思维方式有着显著差异。而思维方式的差异又造成了不同语言在表达上存在显著的不同。譬如,西方人善于说理,故而语言富有逻辑性。中国人偏于圆融,于是语言往往充满禅机和诗意。

  可见,各国语言好比春兰秋菊,虽无高下之分,但的确各有特色。

  由此看来,冯姓作家如此颂扬中文,一方面固然带有以母语为荣的主观色彩,但另一方面,也许他的所言,恰是客观地道出了中文的特点和优势呢?

  业内一直有个共识,认为中文的特点是简洁而多义,扼要却模糊。老实讲,同为小说写作者,我是完全赞同这一说法的。甚而,我还认为,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使得中文的很多语词都深有意境,蕴含丰富。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中文在传情达意,尤其表达复杂、微妙、幽微的人性世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故此,中文用以文学作品创作,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仅就文字的美感而言,中文似乎也更胜一筹。

  我无法从学理上系统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但是,有很多例子也许可以支撑这一说法。不妨试着列举几个吧:

  当年,西方电影《滑铁卢大桥》进入中国,面对这样一个直白寡淡的片名,如果原样照翻过来,中国观众恐怕买账的不多。后来改成《魂断蓝桥》,不仅比原名更具艺术美感,还因套用了中国古代发生在蓝桥上的著名爱情悲剧典故,从而使得片名顿时有了文化内涵。

  再如,同样是表达感情上的好恶喜憎,中文的说法有很多,英文的说法也有不少。但英文的那些表达,中文都能精准地把它们翻译过来。之所以中文小说很少出现过那些看似或唯美或优雅或复杂或精巧的表述,非中文力不能逮,实乃如前文所述,因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中国作家普遍没有这种表达习惯罢了。

  还有更能说明问题的,国外(不管哪个国家)的语言大师的佳作翻译成中文之后,只要译者具有相当程度的中文水准,那么,原作的文字之美几乎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比较典型的,如波兰语言大师显克维奇的小说《你往何处去》,我读林洪亮先生的译作,深感极优美,读罢荡气回肠,且不觉有任何翻译腔,仿佛这部小说原本就是中文写就。

  然而,反过来,我们看到了什么情景?中国的古诗词,那些美不胜收的文化瑰宝,一旦翻译到国外去,典型如英国BBC制作的“伟大的诗人杜甫专辑”,用英文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那些诗篇,已经没有多少杜甫原作的文字美感可言了。业内同行也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当代中国一些小说家的作品陆续被推介到国外去,但究竟应该如何翻译中文小说中某些精细且意味深长的语词,依然是一个大问题。

  正因如此,在中西方语言之间穿行多年的翻译界朋友才时有感慨,认为中文实乃博大精深,别开生面,魅力无穷。

  这种有趣的情形会不会正说明,在文学领域,中文或许是唯一一门有能力驾驭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表达的语言?犹如大海能容纳百川,百川却无以容纳大海。

  当然,或许会有人抗议,说外语中也有一些极其美妙的语词,恐怕中文同样翻译不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最好的回答是:用事实说话。不妨请抗议者举出具体例子,看看中文究竟能不能搞得定。既然我相信中文如海,那么,我亦相信,语言高手一定能从中文这片大海里捞出与之对应匹配的那把钥匙。一时半会没捞出,只能说明功力还不够罢了。

  思考不见得成熟,更不见得正确,一家之言,还望抛砖引玉。

标签:中文;语言;思维方式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