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林,一位可爱的志愿军老兵
2021-03-11 14:4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顾永林  
1
听新闻

  袁春林是一名志愿军老兵,今年九十一岁。

  经热心朋友牵线,前不久的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笔者前往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古镇姚家弄一座老楼的三楼拜访袁老,那里住着他和他的老伴。

  知道我对他的从军生涯感兴趣,袁老特地捧出珍藏已久的一大堆宝贝:证书、奖状、照片、徽章、茶缸、军帽,一件件旧物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打开第一份旧证书的时候,袁老特别告诉我,早在1951年参军报名时,他就把自己的姓名改为了“袁静”。从此,“袁静”之名伴随一生,而“袁春林”则留在了老家,留给了邻里乡亲。

  袁春林的老家在吴江区盛泽镇的荷花村,至今,村子里还流传着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见识袁春林在村里与日俱增的美誉,村里一位原本姓肖的汉子艳羡不已,立志要当第二个“袁春林”,从此就对袁春林顶礼膜拜,言行举止也刻意模仿,时间一久,“袁春林”没有当成,倒落下一个“杨(佯)春林”的雅号,其本名反被大家所遗忘。(上图为袁春林老家当年一景)

  今天看来,袁静的成长与成功固然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更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一般人很难复制,这要从他不无传奇的经历中去梳理和验证——

  袁春林家乡在吴江盛泽,这一带向来宜农宜桑。春林生于1931年的农历2月,时值初春,故名春林。

  春林年幼时,家里种田织布,温饱基本无忧。

  五岁那年,国民政府投资兴建连接苏州与嘉兴的公铁交通,由于两路正好傍村而过,袁家田地多被征用,但所得赔款寥寥无几,袁母为此哭得死去活来,袁父则在贫病交加中英年早逝,全家生活每况愈下。(上图摘自《盛泽老照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春林已满十八。1950年秋,吴江全境开始土改,由于几位姐姐均已出嫁,笃信基督教的母亲与小妹则在盛泽镇上看护教堂,家中仅留春林一人,因为住房相对宽敞,上级派驻本村的土改工作队的同志就到袁家办公借宿,这让本就好学上进的袁春林得到更多指点,很快便崭露头角,成为村里年轻伙伴的带头人。

  伴随轰轰烈烈的土改,日子过得很快。据《吴江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98年版)一篇题为《记盛泽区澄溪乡参军运动》的文章记载,到“1951年春节,吴江县大部分区乡的土改基本完成,翻身农民在分田分房后过了第一个春节”,但是,好日子才刚开头,“美帝国主义的侵朝战火烧到了祖国的东大门……1951年3月初,盛泽区抗美援朝参军运动的动员工作开始进行。”(上图为盛泽当年举行抗美援朝大游行的场景,摘自《盛泽老照片》)

  当兵打仗,出生入死,家人不免担忧阻拦,袁春林当年所在盛泽区太平村的征兵局面也难打开,驻村土改队的同志遂决定发动积极分子示范带头,袁春林就是在这个时候勇敢站出来的,而正是有了他的带头,村里的适龄青年报名踊跃。据袁老回忆,当时的盛泽区楼下乡共有11人参加志愿军,他所在村子就占了7人,除了他个人,还有钱海桥、徐海金、钱元仙、徐根寿、施海生、怀金虎。

  回忆起当年情景,已是耄耋老人的袁春林不无感慨:“当时土改队几位同志都拉着我,让我带头,我就逐个动员,钱海桥等几个伙伴跟着我去报名,他们的家人都骂我,怪我引诱他们,说打仗是要死人的,当时我很尴尬。还好,后来大家都回来了,一个都没死。我们是兵种好,到舟桥部队,主要在后方。”

  鉴于袁春林在征兵活动中发挥了关键少数作用,其母袁徐氏受到嘉奖,这张早已发黄的奖状就是证明。

  此后不久,已改名“袁静”的袁春林应征入伍,辗转来到吉林安东,编入工程兵舟桥团,突击训练月余后即奔赴朝鲜,担负武装保卫鸭绿江到图们江一线的钢铁运输线的艰巨任务。

  与一线战场相比,护卫运输线属于后勤工作,但战争状态下战士的日子都是艰难而残酷的。袁老回忆,那个时候,只要任务一到,官兵一齐行动,下水搭建或护卫浮桥,很多时候,身下是没过胸口的江水,头顶是凶恶敌机的盘旋,目标显眼时,遭遇狂轰滥炸便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在敌机炮火的猛烈攻击下,同村战友钱元仙所在连队的一座门桥翻沉在鸭绿江中,担任护卫任务的12名战士壮烈牺牲。(上图为袁静参与修建的朝鲜东明渡大桥,照片为其战友邱惠宗1953年9月所赠)

  袁静说,战争最能考验军人,他和战友们当年十分顽强,以自身的行为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自己虽然未死未伤,但因为长时间在冷水中作业,曾落下肠炎疾患。

  凭着军事素质过硬,执行任务出色,入朝参战期间,袁静两立战功。(上图为部队发给袁母袁阿诺的立功喜报)

  1953年7月,朝鲜战争落下帷幕,次年3月,袁静随部队第一次回国,不久后被选拔进读书班学习,速成合格后,又于1956年初被推送到南京工程兵学院学习一年,毕业后被任命为排长。

  按照事先报批的计划,提干后的袁静原本打算回老家结婚,但此时部队命令他速回东北,准备二次入朝。

  放弃近在咫尺的回家机会,抛下一时乱套的两个家庭,袁静当即重返部队,并于1957年3月10日第二次入朝,带兵参与朝鲜人民的家园重建。待一切安排妥当后,袁静于当年4月12日回老家完婚。

  多年以后,四个子女陆续出生,袁静为他们所取的名字里都带着中朝两国的地名特征,以此纪念自己的征战历程,教导子孙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二次入朝的袁春林与他的战友们积极参与朝鲜战后重建,直到1958年8月1日。回国后的袁静在辽宁安东的3320部队舟桥兵81团服役,期间于1960年再次进军校培养深造。“文革”期间,袁静以军代表身份,先后被指派到吉林松江水泥厂和桦甸县政治部开展“三支两军”工作,为维护地方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72年12月,袁静以营级干部身份转业回到老家,在吴江县平望粮管所任党支部书记,直到1992年光荣退休。

  在地方工作的二十年时间,袁老始终率先垂范,辛勤工作,因为成绩显著,连年获得表彰,拿他的话来说,自己“保持了军人本色,没有给部队丢人!”(顾永林)

标签:土改;部队;志愿军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