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 朱棣“魂牵”建文帝(下)
2020-09-10 10:0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三.胡滢“隐察”十五载

朱棣一方面派郑和“下西洋”,对今天的南洋、西洋等海洋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密集型追踪觅迹;在国内,还派专门人员,尤其是对滇、黔、桂、闵、浙一带,加强对建文帝朱允炆行踪的明查暗访,水路、陆路,双管齐下。在众多朝廷官员中,肩负着与郑和同样使命任务、但在“陆地”上工作的是一个名叫胡滢的人。

据《明史》卷一百六十九《胡滢列传》,胡滢是“武进”即今常州人,他的故居就在今天常州市运河边上的西瀛里一带。胡滢的出生有点像老子李聃,“生而发白”,从娘胎里刚出来就是满头白发;过了一个月后,白头发开始慢慢变黑,与正常人一样。建文二年(1400年),胡滢考取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年),迁户科都给事中。

建文帝“崩于火,或言遁去”,并且朝廷中有许多旧臣都不见了,传说他们都跟随建文帝跑了,朱棣对此一直存疑。

永乐五年(1407年),在派郑和船队“下西洋”后,朱棣派遣胡滢,颁发御制诸书,下发各地,并要胡滢去拜访一个名叫“张邋遢”的仙人,让仙人协助寻找建文帝。胡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成了专职寻找建文帝下落的“大侦探”。

胡滢跑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苍山洱海。他身负重任,也身不由己,不得随便回家与家人团聚,甚至“母丧乞归”都不许请假,就连老母亲去世了,朱棣也不许他回来奔丧。史书称其“以故在外最久”,一直到永乐十四年(1416年)才得以回家休息。

胡滢所到之处,有时也听到民间有传闻,说建文帝在哪在哪,但等到他暗中去查访核实时,又不能坐实,根本见不到踪影。十年在外奔波寻找,现在说起来轻巧,但设身处地、退回到800年前去想一想,胡滢这个官当得真够苦的。十年回到朝廷后,朱棣也就提拔他做了个礼部左侍郎。

谁知安稳日子没过两三年,朱棣似乎又听到了什么传闻,到了永乐十七年(1419年),又命胡滢“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胡滢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全职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政治生涯。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前后五年过去了,胡滢才得以“还朝”,向朱棣再度报告他在南方各地调查暗访到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胡滢向皇帝汇报的地点已经改变了,不在南京,而是到了北京。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己巳,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 “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明史》卷四十《地理志(一)》中反映,到了洪武十一年,南京“曰京师”;当到了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以北平为北京”时,再次强调,本来已经是京师的南京“仍曰南京”;又再据《明史》卷七《成祖本纪(三)》记载,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朱棣下诏,自明年即永乐十九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说明朱棣后来又承认南京为“京师”,不再“仍曰南京”了,否则,永乐十九年的“改”字又从何而来?史籍记载中的这种口径不一现象让人目眩,只能说明朱元璋、朱棣在南京当皇帝期间,南京这座城市是以“南京”、“京师”两种称号对外。将“应天府”改为“南京”,再将“南京”确定为“京师”,本来已经很顺,但朱棣企图抹去建文帝在南京的四年皇帝生涯,他连“建文”年号都要去掉,将那四年强行改成“洪武”,这种枉顾历史的封建帝王野蛮做派,致使史籍上出现名称、时间等概念不能同步对应。地名与政治的关系,于史可见。

北京是朱棣的发祥地,他在地处南京的金銮殿上坐了十八年,还是决意要回到北京去坐江山,因为南京这个地方,总有建文帝朱允炆的阴影在牵绕着他。永乐十八年十一月,朱棣以迁都北京诏告天;十二月,皇太子及皇太孙先至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正月,朱棣到了北京,在太庙奉安五庙神主,在奉天殿受群臣朝贺,大宴群臣。接着又大祀天地于南郊,大赦天下,宣告大明首都正式由南京迁往北京,南京成为“留都”。

在开展如此重大的朝廷迁都“搬家”工程中,朱棣还是没有忘记寻找建文帝下落这件大事。永乐十九年春天刚刚完成迁都仪式,“郑和复使西洋”。这是郑和第五次奉命出海,并且所到十九国与第四次相同。为什么如此,似乎说明,朱棣已经基本锁定目标,建文帝很可能就在这十九国家境内,他要让郑和再去梳理一遍。

再说胡滢于第二次外出“隐察”,一晃又是五年过去了,收获如何?

永乐二十一年的一个深夜,胡滢“驰谒帝于宜府”。胡滢于深夜骑着快马,直奔皇上休息的地方。此时的朱棣已经就寢,听说胡滢来求见,急忙起床,宣胡滢入见。

胡滢“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看来胡滢这次收获很大,向皇帝朱棣汇报了许多调查成果。君臣二人密谈十分投入,一直到下半夜四更鼓敲响了,到了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了,胡滢才离开朱棣的就寝下榻之处。

此时的郑和还奉命在外,正在进行着第五次十九国航海寻踪行动,史书上再次记载:“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郑和船队虽然还没有返回,但陆路上的“大侦探”胡滢提供的消息已然十分重要了,朱棣“至是疑始释”。也就是说,自从听了胡滢的深夜汇报后,朱棣心中的长期疑虑终于释然解开了。

但建文帝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活着是不是如后来传说的那样,隐姓埋名,出家当了和尚?史书上仍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从朱棣疑虑已经消除的效果看,至少说明,建文帝即使还活着,也不可能对朱棣的政权构成任何威胁了,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由于疑虑已除,心中长期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朱棣也好像噩梦已醒,再也不被建文帝所“魂牵”了,到了第二年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的一天,朱棣终于放心地走了,享年64岁。

朱棣、朱允炆叔侄二人的“庙堂”恩怨算是了结了,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江湖”上果真出现了一位“建文帝”。

四.“鲐背”高僧假建文

就在朱棣死后的第16年,大明王朝国土上,竟然冒出了个自称“建文帝”的人。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年),有个老和尚从云南来到广西,“诡称建文皇帝”。建文帝“复活”了,这下把沉寂多年的建文帝是否还活在人间的话题又炸开了锅,重新勾起了人们的好奇。

据《明史》卷四《恭闵帝本纪》记载,由于传言建文帝当年是由明皇宫的地下通道由金川门而逃亡的,引发了明成祖朱棣的一系列海上、陆地明察暗访举措。郑和“下西洋”虽然没有捕捉到建文帝在“海域”的身影,说明建文帝一行没有逃到“爪哇”等国,但胡滢第二次从南方“陆地”上带回来的消息,让朱棣心中疑虑全释,也极有可能说明,建文帝朱允炆还活在南方的大地上,只是出家当了和尚、皈依佛门了。这种推测不是没有依据。

首先,从朱允炆年幼时就体现出来的“仁厚”、“至孝”秉性看,在经历了皇室劫难之后,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一心向佛是有心理素质基础的。如果说建文帝后来真的是出家当了和尚,人们也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局,包括朱棣本人。

其次,这个诡称是建文帝的老和尚是从云南来到广西,而不是从其他地方来,这与云南是朱元璋养子、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的地盘有关。

沐英是孤儿,从小姓朱,由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拉扯大,一直到十八岁,在朱元璋的旨意下,才恢复原来的沐姓。他与太子朱标从小就在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床铺上睡觉,比亲兄弟还要亲。据《明史》卷一百二十六《沐英列传》,洪武二十五年六月,沐英“闻皇太子薨,哭极哀。”当初高皇后驾崩时,沐英也是“哭至呕血”,高皇后如同他的亲生母亲。现在太子朱标弟弟又病逝了,沐英更是悲痛欲绝,因伤心过度,“至是感疾”,不久就在云南去世,年仅48岁。沐英病逝时,当地“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大街小巷,号哭悲泣声时时传出,连远方蛮夷们都为之流泪,可见沐英为政为人深得人心。沐英比朱标大11岁,都在1392年去世,二人不求同年生、但求同年死,其兄弟之情感昭日月。沐英去世后,他的儿子沐春、沐晟、沐昂等皆相继镇守云南。

正是鉴于与沐家的这层特殊关系,落难后的太子朱标的儿子、逃亡皇帝朱允炆如果当初真的从南京逃出去了,还有一个叫程济的大法师陪伴,如果真的还活着,投奔云南是极有可能的。当从云南来的这位老和尚自称就是当年的建文帝,也给人们以一定的可信度。就是做假,也说明是进行了研究思考的。

广西思恩府知府岑瑛没有料到自己摊上大事了,“建文帝”大师来到了他的地盘!他一刻也不敢怠慢,一边快马传信,将此事向朝廷汇报,一边护送大师一行上北京。

到了北京,经朝廷组织专门人员当面核实,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自称是建文帝的大和尚是钧州(今河南省境内)人,名字叫“杨行祥”,是位90多岁高龄的老者。

中国古代称七十岁为“耄寿”、 八十岁“耋寿”、 九十岁为“鲐背”之年、百岁为“期颐”之年。杨行祥这位“鲐背”老僧,若在今日,肯定是位“大德高僧”;也有可能被拉来,临时充当扮演佛学大师,那也是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但他却犯了冒充皇帝的大罪,最后被关进了大牢。四个月后,因年纪太大,经不起折磨恐吓,假建文帝杨行祥很快就病死在狱中。参与同谋的还有12位僧人,他们跟随“建文帝”大师一路走来,最后都被朝廷判罚,发配到辽东去做苦力戍边去了。

这场假建文皇帝闹剧,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的那一年1402年,已经整整过去了38年。也正是从那以后,从“鲐背”高僧杨行祥冒充建文帝事件发生后,在全国产生了品牌轰动效应,并且不断发酵,从此在滇、黔、巴、蜀、闵等地,相传是建文帝为僧时的往来行迹愈传愈多,愈传愈玄乎。建文帝已经被民间塑造成佛学大师、惩恶扬善的高大正义形象,老百姓口口相传,乐此不疲;不少地区还保留着传说中的真迹。建文帝生死之谜,最终蜕变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衍变成了一种非物质文化。

束有春

2020年9月9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朱棣;胡滢;南京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