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 朱棣“魂牵”建文帝(上)
2020-09-09 16:3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朱棣虽然举行过“葬建文皇帝”仪式,但“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的谜团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叔侄二人,恩怨何时了断?

一.位尊未敢忘“建文”

朱棣的“靖难之师”打进南京、占领皇宫后,朱棣唯一最想杀而又最不想杀的一个人就是“文学博士”方孝孺。

想杀方孝孺,是因为朱棣在燕起兵造反时,朝廷所有的诏讨檄文全部出自方孝孺之手,并且在关键时刻,还为建文帝支招对付朱棣。朱棣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为君侧最大的奸臣。

最不想杀方孝孺,也是因为朱棣从北京发兵的时候,朱棣的高参、道衍和尚姚广孝曾对朱棣说,“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千万不要杀害他。杀害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就断绝了。”朱棣答应姚广孝,占领南京城后,不杀方孝孺。

朱棣登上皇帝宝座后,是多么希望方孝孺能为他所用、为他起草诏书呀!谁知派人把方孝孺召来,在多远的地方,就听见方孝孺的悲恸哭泣声,其声响彻殿陛,在此刻已经被朱棣拥有的金銮殿中回荡,听了令人毛骨悚然。

朱棣见状,赶快从御座龙榻上下来,上前安慰方孝孺说:“先生不要哭坏了身子骨。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呀!”

周公是周成王的叔叔,当年周武王去世后,由儿子周成王接班,但因为成王年幼,所以就由叔叔周公来摄政辅佐。朱棣意思是说,他要向周公学习,才这么做的。

方孝孺听了后,马上反诘到:“请问成王安在?”意思是说,你现在所指的“成王”建文帝在哪里了?

朱棣回答说:“彼自焚死”了。朱棣此刻宁愿相信建文帝被大火烧死的说法。

方孝孺抹去老泪,继续紧逼朱棣,问道:“那你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来接任?”意思是说,应该立建文帝的儿子来当皇帝。总之一句话:就是你朱棣不应该当皇帝!

朱棣回答说:“国赖长君。”意思是说,国家要依赖年龄大一些的老成人来治理。

方孝孺顺势反诘到:“何不立成王之弟?”意思是说,为什么不立朱允炆的弟弟来即皇位?总之一句话:轮不到你老四朱棣来即位当皇帝。

朱棣愈听愈恼火,一句话将方孝孺给堵住了:“此朕家事”。意思是说谁来当皇帝,不是由你说了算,这是我们老朱皇帝家的事!

封建帝王视天下为己物,“家天下”意识,根深蒂固,溢于言表。

朱棣在与方孝孺一番舌战后,让人拿来笔札,很尊敬地对方孝孺说:“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意思是说,起草诏书,诏告天下人,现在是我朱棣当皇帝,还得劳烦先生大手笔。

方孝孺宁死不从,把毛笔狠狠地摔到地上,把纸札散落了一地。还一边哭着,一边严辞拒绝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表白自己宁愿去死,也绝不给你朱棣起草诏书。

朱棣恼羞成怒,二话不说,让人立即把方孝孺拉出去“磔”了。

方孝孺慨然赴死,并作一首绝命辞,痛骂朱棣为“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而自己与朝廷其他大臣们则是“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据载,方孝孺的弟弟、妻子及两个儿子也先后上吊自杀,他的两个女儿也投秦淮河而死,方家宗族亲友前后被株连而惨遭诛杀的有数百人。当时以死明志、誓死效忠于建文帝的臣民们旬数以万计。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在以朱允炆为皇帝的朝臣中,“多捐躯殉国”者,他们像方孝孺一样,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今天我们读到这段历史,仍感觉“凛凛犹有生气”在焉。

由于是通过刀枪武力夺得了自己侄儿朱允炆的皇位,加之有那么多臣民拥戴朱允炆,所以,朱棣尽管坐上了金銮殿第一把交椅,但心里仍然很不踏实。尤其对于建文帝是死是活,心里一直没有得到确定答案。根据种种迹象,他怀疑建文帝还活着,还会随时组织力量对他的政权进行反扑。

建文帝如同幽灵一般,时刻缠绕着朱棣。朱棣的余生虽然是过着皇帝生活,但也被建文帝所“魂牵”。他也知道,朝廷安葬的是建文帝马皇后那具烧焦的尸骸,对外宣称是把他们二人一道埋葬了。诸事安排妥当后,他要派人想办法找到建文帝的下落,自己也好睡一个踏实安稳觉。

二.七下“西洋”为哪般

《明史》卷三百四《郑和列传》明确记载,云南人郑和很早就在燕王的蕃邸工作,后跟随朱棣起兵造反有功,朱棣当上皇帝后,郑和被“累擢太监”,世称“三保太监”。

朱棣夺取政权后,更年号为“永乐”,史称“明成祖”。在处理国政、日理万机之余,朱棣心中放心不下的就是建文帝的下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朱棣怀疑建文帝是逃亡到海外去了,所以准备派人去追踪查访建文帝的踪迹。

如何对这桩悬案开展调查?朱棣很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他要让自己的心腹带领一个船队到海外去寻找,但对外宣称是扬国威、让远夷来服,以此遮人耳目。

也正是在先后七次出海行动中,郑和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的壮举,今人将其阐释为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如同隋炀帝当年开凿大运河而在今天呈现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美好解读一样。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首先是“欲踪迹”逃亡到海外的建文帝,其次才是“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个“且”字,让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通过对郑和“七下西洋”时间内容的简要列举,我们会发现,郑和所到的地方,有很多是“南洋”而不是“西洋”。这种“偏航”现象,与我们的先人对地球海洋的认识程度不断深入有关。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及发生的主要事情大致如下:

第一次,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诏命郑和与他的同僚王景弘等“通使西洋”。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海上半军事化行动,决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船队商贸之旅,郑和带领出征的是“士卒”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商贩,他们共有二万七千八百余人。随船自带了许多金币自不必说。朝廷花重金制造了一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又六十二尺的“大舶”。造这种大船的地点,就在今天南京的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内,当年,南京市曾考古发现了七个用于造船的“作塘”。大船驰入长江后,先到达苏州的刘家河,然后从那里入海,先至福建,再由福建的五虎门“扬帆”远行,第一站到达占城(在今越南境内)。之后,以次遍历诸番国。所到之处,郑和代表大明天子,宣告天子诏书,由明朝皇帝来任命当地的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到“旧港”(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这个地方时,当地有一个名叫陈祖义的酋长不服,要袭击郑和的商船,结果被郑和船队击败。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郑和船队返回,把俘虏同时献给皇帝朱棣。这位陈祖义酋长,在郑和的宝船上被扣押了两三年,到了南京后,终被“戮于都市”,以振明朝天子威风。郑和船队首次出海,前后达两年三个月。

第二次,永乐六年(1408年)九月。郑和船队休整了一年后,再往锡兰山(即斯里兰卡岛)。国王亚历苦奈儿引诱郑和船队至国中,向船队索要金币,并发兵抢劫郑和船队。郑和觇(chān)贼大众既出,国内空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其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历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那些抢劫郑和船队的人立即回头自救,结果被郑和的官军“大破之”。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郑和船队回来时,郑和献俘于朝,明成祖朱棣没有像上次那样诛杀之,而是予以赦免,让他们回国。当时,交阯国已经破灭,郡县诸邦有许多投靠了明朝政府。郑和船队第二次出海,前后达三年整。

第三次,永乐十年(1412年)十一月,朱棣令郑和率船队前往苏门答剌。该国的前伪王子叫苏幹剌,正在图谋弑主自立,见郑和的赏赐又没有给他,就率兵与郑和的军队开战。郑和通过全力应战,终于将伪王子及其妻子俘获,一直到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才还朝,把俘虏交给朝廷处理。朱棣大喜,分别赏赐各位将士。但对这位苏门答剌伪王子的处理,史书交待不明。郑和船队第三次出海,前后达两年八个月。

以上三次出访,前后时间跨度达10年,所到之处,几乎都遇到军事危险,但郑和船队既是商队,更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海外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显示了大明帝国的威力。但是,关于寻找建文帝下落的问题,好像一点眉目也没有。

第四次,永乐十四(1416年)年冬。在修整了一年多后,郑和的船队再次奉命出发,来到了满剌加国(约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古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南部的一个古代王国)等十九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曾遣使来朝贡,郑和奉命与这些国家使节“偕往”,向这些国家的君长回赠大明王朝的国礼。郑和的这趟十九国之行,一直到永乐十七年(1419年)七月才结束回国,前后耗时达两年半左右。

第五次,是时隔一年半后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郑和船队“复往”以上十九国,明年即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还朝。这一次时间较短,大约一年半左右时间。这次行动是在他由南京迁都北京后进行的。

朱棣为什么让郑和船队对这十九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两次接连造访,究竟是出于增进与这十九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友谊的需要,还是觉得在这片领域,建文帝隐姓埋名藏身的可能性会更大?我们不得而知。结合下文我们对当时另一个人物胡滢的使命分析,应该不难理解,此时的朱棣是多么想对建文帝的生死,在他有生之年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否则他死难瞑目。

第六次,永乐二十二(1424年)年正月,也是在大约修整了一年半后,郑和船队又奉命出发,代表朝廷再次到旧港,去宣布新的宣慰使人选,让原宣慰使、大酋长施进卿的儿子施济孙“袭职”宣慰使。等到这趟航海任务完成后回国时,明成祖朱棣“已晏驾”。朱棣于1424年8月驾崩,郑和没有见到皇上最后一面。郑和这一趟出海时间估计也不到一年,因为第二年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明仁宗任命郑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立守备,自郑和开始。

第七次,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明宣宗认为自己当皇帝时间已经很久了,那些诸番国稍微远一些的地方都没有来朝贡,于是,又命令郑和、王景弘二人再度出海,前往“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等十七国而还。

郑和船队前后七次出海,到达的地点有: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xiān)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剌、阿鲁、天方、黎伐、那孤儿等“凡三十余国”。一路所取各地无名宝物是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即国家耗废的财力物力也不计其数。从七次“下西洋”出海的目的来看,第六、第七两次出海,与开始的航海目的中有欲寻找建文帝行踪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政治文化商贸交流意义更加突出明显。朱棣通过船队到海洋国家寻找建文帝的“海上”行动,只能归结为无功而返,但“陆路”情况如何呢?(未完待续)

束有春

2020年9月9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郑和;方孝孺;郑和船队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