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宜兴市司法局以巧思破题,将法治基因注入赛事全链条,用鲜活的普法形式、暖心的调解服务,为沸腾的赛事经济披上“法治铠甲”,让每一份激情都有规可循,每一次体验都温暖安心。
8月16日晚,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九轮的较量在宜兴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火热上演——无锡主场迎战徐州,球员们在绿茵场上奋力角逐,就在这燃情四溢的时刻,法治保障的触角延伸到赛场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片沸腾的海洋里,宜城司法所的志愿者们格外亮眼。她们身着蓝白相间的志愿服装,胸前的司法行政徽章与手中宣传牌上 “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民法典走近群众身边”的字样交相辉映。
从城市街景的法治宣传展板,到志愿者马甲上的“与法同行”logo;从赛场内外的法治宣传折页,到广播里穿插的法律常识播报,法治元素渗透在赛事的每一个毛孔里。观众们在为进球欢呼的间隙,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与宜小治一起,为法治宜兴打CALL”的标语,法治意识便在这耳濡目染中悄然扎根。
“这扇子太妙了!在陶都,陶小法与我同行,握在手里凉丝丝的!”来宜兴旅游的小朋友摇着印满法治文化的凉扇,在湖氵父景区的小溪前笑得灿烂。
阳羡100越野挑战赛的赛道、白塔村法治文化公园的民法步道,让广大运动达人休闲有去处、学法有趣味;龙珠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竹海普法苑、云湖新农村法治文化公园等法治景观随处可见;在陶都文旅新地标——陶二厂,普法志愿者们开展“民法典进景区”普法宣传活动,为游客和商户送上“零距离”法治服务。
今年以来,20余场赛事搭台、法治唱戏的活动,像撒播种子般将10000余份普法资料送进市民游客手中。
赛事难免会冒出些小摩擦,而宜兴司法行政人总能以最快速度浇灭纠纷的苗头。
法律明白人、专业调解员等力量深入赛场周边区域,针对票务争议、消费纠纷等看似琐碎却影响赛事体验的“小矛盾”,做到第一时间敏锐介入、就地高效化解。
无锡游客周女士预订的房间频频断电,空调罢工如 “桑拿房”,多次调换无果后,退款要求被酒店生硬拒绝。她拨通维权热线不到半小时,湖氵父司法所副所长戴誉会同相关单位赶到酒店现场。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最终促成酒店方向周女士全额退还房款。“宜兴的法治服务,比竹海的清风还要及时!”今年以来,较高的纠纷调解成功率,如同一道坚实的堤坝,为赛事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宜兴市司法局用创新的法治实践,让“法”与“赛”深度交融,既守护着赛事经济的热度与活力,更滋养着城市文明的根系。
(张永明 肖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