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他以监控为眼,“奔走”于每一个案发现场;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他用绣花功夫在脑海里绘就了一幅辖区“平安地图”,他就是张家港市公安局港口派出所辅警胥爱年。
2010年年初,胥爱年从老家淮安到张家港求职,路过治安卡口时无意中看到派出所张贴的招聘启事。就是这一眼的缘分让他成为辅警,“也算换一种方式实现了警察梦吧!”胥爱年自豪地说。
能在自己热衷的岗位上发挥特长,是一件幸福且能长久的事情。胥爱年擅长监控安装,在工作十余年间参与了辖区监控设备的每一次更新换代,常年实地踏勘点位、校准位置,久而久之,也成了半个专家。
他总结出一条“连、补、合”的系统性监控规划方法,对辖区大小道路每一处出入口、每一处监控的位置、摄像机类型都了然于心,也因此收获了一个“活地图”的外号。
“如果我们放弃了,老百姓就彻底失去追回失窃财物的希望。”这是胥爱年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今年3月,辖区发生一起盗窃车内财物案件,胥爱年协助民警展开调查,接连2天不眠不休地研判,先后跨地市调阅近900只监控。案发后48小时,他指着监控画面中的人影兴奋大喊:“就是他!” 2名嫌疑人被抓获,带破省内跨区域盗窃案件5起。
6月下旬,恬庄村张女士弄丢了一个装着数千元现金的背包。接警后,民警发现她走的都是无名村道,无法判断背包掉在哪条路上。胥爱年不气馁,细细询问行车路线,谈话间脑海中就将路线上所有的监控点位串连成线。1个小时后,不仅确定了丢包地点,还找到了捡包的人。
找出嫌疑人,为群众追回财物,这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也是让他甘愿扎根异乡多年的“初心”。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爱笑,对待群众也总是笑脸相迎,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会帮助群众解决。
11月21日晚,有位迷路的老人在国道边徘徊,十分危险。派出所接到报警,已经下班的胥爱年主动跟随处警民警到现场。
看到老人精神恍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脚上只剩一只鞋,光着的那只脚已经磨出了血,胥爱年二话不说背起老人,把老人带回所里悉心照料,却在老人的子女赶来前悄然离去。有知情人问他图什么,其实他根本不图回报,只是因为工作性质特殊,不能常回家乡向父母尽孝,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缓解心中愧疚。
基层很苦,但胥爱年不觉得苦,对初心的坚守让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今年以来,他协助民警破案20余起,寻人、寻物30余起,为群众挽回损失近10万元。 於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