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宋燕:
推动高校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聚焦高校博物馆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她强调,高校博物馆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键平台,应充分挖掘并发挥其独特作用,为高等教育事业和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宋燕接受采访
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的重任,更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然而,当前高校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宋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过去一年里深入调研了多所高校博物馆,发现“资源利用率低”“社会影响力不足”“与教学科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较为突出,亟待解决。
宋燕表示,不少高校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和学术资源,但目前这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未能充分释放其价值。她建议,高校应加强对博物馆资源的整合力度,将其纳入教学和科研体系之中。比如,通过开设与博物馆资源相关的课程、举办特色专题展览、开展高层次学术研讨会等方式,让高校博物馆真正成为师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平台。此外,还应鼓励高校博物馆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增强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宋燕介绍道:“我国博物馆体系中,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藏’在高校里的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在教书育人与文化传播方面,既要彰显其学术魅力,又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更好地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24年6月起,在南京市委宣传部的牵头组织下,宋燕与市文联的同事们对南京的高校博物馆进行了全面调研。此次调研一直持续到9月1日,随着“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的成立,“首届南京高校博物馆联展”暨大学新生“第一课”活动也同步启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宋燕表示:“基于此次调研成果和相关活动经验,我准备了这些建议,希望更多的高校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为城市生活赋能。”
(江南时报记者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