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导老同事寄语
2024-09-09 21:38: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老领导老同事寄语

  刘文平(江苏省报业协会主席)

  惠风和畅江南好,妙笔著文纸墨香。在江南时报创刊25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江苏省报业协会,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江南时报越办越好,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身的优势,在报业“百花园”中形成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

 

  王文坚(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

  二十五春秋,江南美景,日新月异入时报;万千人喜爱,晓色开屏,字里行间览世情。作为曾经在江南时报奋斗过的我,看到江南时报的今天由衷高兴,祝江南时报生日快乐!


  黄建伟(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汇珠履三千,人文天下以时报;值青春廿五,诗意江南任我行。为江南时报多年来坚守人文经济的定位点赞,为江南时报“小而美、专而强”的发展喝彩。祝江南时报25岁生日快乐!


  曹露

  作为江南时报的创始人之一,我参与、见证了她的初生、成长与发展,对她的感情似若亲情。虽然我已退休多年,报社里陌生的面孔已多过熟悉的笑容,但每每走进江南时报,依然有回家的感觉——还是那个春风又绿的“江南”,还是那个有精气神的“江南”,基因没变,血脉犹热,发展势头甚或超越往日。我已年过花甲,却仍能欣慰地感知不老的“江南”!今天是她25周年诞辰,我愿为她点烛喝彩,更衷心瞩望她的明天,她的未来!


  孔德信

  从都市晨报到都市新闻杂志,再到知性生活读本,及至“人文、经济、法治、情感”的定位,发展成为今天的“江南文脉”,宛如于历史长河纵情挥洒,奔涌在字里行间,裹挟浪花,映射七彩。

  记录时代,引领时代,成为时代。25年的时间,新闻纸迈向手机屏。数据筑基,介质升维,技术赋能,渠道通达,催促故纸新生。媒体融合转型,如七彩巨浪,堆叠出创新之潮,历史由此再添生动。值此银禧之际,愿江南时报继续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时代脉搏,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人心,以创新的精神引领未来。


  杨志辉

  江南时报,是我在南京的第一份工作,并且一干就是15年,人生最珍贵的青春、成长和回忆,都留在了这里。

  2001年6月,我正式入职江南时报。我所在的部门像七巧板,每个人都很独特,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大家联手写过很多今天依旧能记起来的新闻。2009年我转至经营岗位,2016年离开。这期间分管过专刊部,江边跑过马,城门挂过联,剧院演过戏,无锡骑过行……这些项目深深地刻在脑子里,流淌在血液里。此后,我因工作变动待过好几个地方,但每到一处,都会把这些项目“落地生根”。于我而言,何处是江南,处处是江南,江南就是乡愁!

  今天的江南,已是集团的新锐媒体,充满了人文范、书香味和书卷气,滋养着曾经的我们和现在的江南人。祝愿我们的江南,永远“春意浓”,永远“红似火”!


  杜立明

  鼓楼斜坡上,文字走走停停,有一些段落犹豫不决,肯定与否定之间,有风跃动;

  从新街口到河西,路变宽了,宋体字可以自由散步,写下多种精彩。

  驻足已久的江南音符,在口腔中仰起头。

  直到后来,江东中路在身体里健步如飞。


  王永钢

  感恩和江南人“一起走过的日子”,让我感受了情感的温暖和力量;感恩江南给予的磨砺和成长,让我收获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此江南时报创刊25周年之际,恭祝我的“娘家”永远是繁花盛开的“江南”盛景!


  华诚

  从2002年4月到2016年7月,我在江南时报“谋生”14个年头。从涉世之初到不惑之年,参与、见证了都市报的竞争与崛起,经历了纸媒变革的潮起潮落。我的青春洒满了与“白纸黑字”相关的记忆。

  海量消息时代,只梳理有价值的资讯;精准传播,彰显新江南的睿智。媒介底色、平台思维实践着江南的新使命。

  25岁,是我进江南时报工作的年龄,衷心祝愿“东家”稳健,并常有惊喜。他在,我有来处;他在,我有归处。


  黄勇

  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你,能不忆“江南”!大学毕业后,在江南时报成为一名新闻“新兵”;如今作为“老兵”,还是爱看江南时报。愿能刊载更多精彩文章,以文化特有的温度与情感,彰显江南特色;培树江南文化精神认同,凝聚主流价值;发掘更多内在精华,推动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


  王琦

  1999年,我大学毕业就进入江南时报当新闻记者,这里是我职业的起点。蓦然回首,20多年的记者生涯,在江南时报存有最美好的岁月记忆。祝福江南时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一样,越来越好!


  高晨晨

  在这风雨兼程的25年里,您传递着时代的声音,书写着岁月的华章。您如同一位博学的导师,用丰富的知识,引领和见证了我在新闻道路上的成长;您又好似一位亲密的朋友,用温暖的关怀,陪伴我度过无数难忘的时光,让我懂得了创新的意义、坚持的力量。

  25岁正青春,远大前程召唤着步履不停的奔赴。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您继续秉持初心,坚守使命,以独特的视角洞察世界,以深彻的思索启迪人心,在媒体的星空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杨玉梅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江南时报已创刊25年。非常幸运,我的职业生涯在这儿起步。十余年里,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回首往事,思绪万千。

  在江南时报工作期间,我幸运地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得到历练,它见证了我的成长,而我也见证了这份报纸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变迁,见证了它从黑白到彩色的华丽转身,见证了它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的转型。

  时代的创新在江南时报的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历久弥新。25岁,那么青春,正值青春,依然青春!衷心祝愿江南时报的明天更加美好!


  童金德

  25年前,我有幸成为江南时报创刊首任一版责任编辑,亲身参与了从试刊到创刊的全过程。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怀揣着梦想和使命,为这份报纸的诞生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这个平台见证了我的青春与奋斗,也赋予了我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如今,我离开江南时报已近十年,但它始终是我心中无法割舍的牵挂。无论我走到哪里,从事何种工作,“江南时报”的烙印都深深地印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江南时报,是我永远的骄傲!愿你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樊玉立

  离开江南时报竟八年了!2013年9月17日到管家桥报社报到的场景还像昨天那般清晰。难忘部门领导、同事认真热情地一步步指导帮助我,如何找选题、编稿、撰写新闻稿、做版;难忘每个晚上一次次地交稿、组版、签版、交版,和组版、校对老师一起齐心协力,为一个版面的完美呈现耗尽心力。如今的江南时报定位鲜明,深耕文旅产业,延续高品质精神血脉,内容价值愈发凸显,深受广大读者、网友认可。在江南时报25周岁生日之际,只愿秀美江南,且歌且行,山河青绿,芳华永继!


  范舟翔

  从学校刚毕业那一年,江南佳丽地多了一份全新的报纸,很幸运成为其中一员。刚开始办公地点在中山北路上的一栋老楼里,几间办公室,几十名员工,办起了一份都市类报纸。

  虽然我现在离开江南时报了,但心里对她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我工作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在报社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从职场新人不断成长成熟。

  衷心祝愿江南时报越办越好!


  秦怀珠

  25年见证成长,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里,愿江南时报全体人员继续保持初心,不断追求卓越,共创辉煌新篇章!


  洪敏云

  从古至今,文化江南;文墨大家,名秀江南;笔尖争锋,更属江南。在江南时报创刊25周年之际,祝江南时报越办越好!


  李志华

  作为曾经在江南时报记者岗位工作十余年的一员,我满怀深情与祝福。从2002年到2016年,这里留下了我的青春与汗水。25年风雨兼程,江南时报始终坚守新闻理想,传播时代声音。愿未来,江南时报继续勇立潮头,用文字传递力量,用报道书写担当,不断创新发展,再创辉煌篇章!


  何峰

  江水长流,二十五载风雨兼程;南风知意,担当时代的记录者;时移世易,有纸张有屏有温度;报道万象,传递文化发展脉动。二十五年,感谢江南,祝福江南,未来可期!


  戴春阳

  从实习到留任,在江南时报工作12年,2016年从初心走到新华日报,我们依然在一个大家庭里。感谢同事一路相伴,祝江南时报一路长虹!


  张静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江南时报,陪伴我走过青春的旅程,在时光流转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在油墨飘香的纸页中,我看到了自己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每一步。值此报庆之际,心中满是怀念与感恩。25周年,既是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更是崭新的起点。愿未来的日子,我们依旧能与这份报纸携手共进,续写更多华彩篇章。


  刘方志

  在过往一起经历过颠沛,我特别为江南如今的安宁自在感到高兴。虽然离开了江南,但我们一直以江南的名义联络着。每逢大事或重要时间节点,都会抱团取暖,也多次以江南的名义聚会过。江南,是我们永远的江南。


  邓本奇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结,那就是“江南”。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以曾是“江南人”而自豪,那是多么难忘的时光啊!9月1日,“江南”迎来25岁生日,朋友分享的照片和视频,让我再次遇见了那些熟悉的老同事,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想“江南”了。


  石小建

  二十五载对于江南时报而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而于我,这份报纸开启了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与不同人生的邂逅;每一篇稿件,都是用心书写的时光印记。那些忙碌的日夜,那些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都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衷心祝愿江南时报继续绽放光彩,在未来的岁月里书写更多辉煌。

标签:江南;江苏省;时报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