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全民阅读在新时代的特别意义
□ 陈军
“全民阅读”的理念肇始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的“走向阅读社会”倡议,号召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10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又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阅读/读书日”)。中国图书馆界于2004年开始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2006年4月,中宣部牵头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写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文件中首次出现“全民阅读”的提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自2014年起,“倡导全民阅读”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特别是2022年4月23日国家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贺信,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正式写入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全民阅读”第二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今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领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是时候、有必要、也应该认真思考、深刻认识全民阅读在新时代的特别意义了。
全民阅读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加强党的团结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将学习本领列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求的“八大本领”之首。特别是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更为具体地揭示了学习的目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之,进入新时代,党员必须要解决好自身的理论武装。唯有如此,才能有全党的思想统一和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才能适应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能力素养要求。宋代大儒朱熹曾经说过:“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提出“五个向”,为党员干部“向谁学”明确了方向,第一就是“向书本学”。阅读是学习的基本方式,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首先强调“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之非常用意。
全民阅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就提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擘画了从加强全民阅读,到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再到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工作路线图。众所周知,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之举。有道是:“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只有切实推进全民阅读,久久为功,让全体中华儿女全面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深入了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真谛与中华文明之突出特征,方可真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方可切实有效实施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全民阅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全民阅读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密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强调,“深化全民阅读”,“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若细言之,就人口规模巨大而言,全民阅读之“全民”要解决的就是全覆盖、均等化、可及性等问题,例如老年化与数字鸿沟、城乡差别,进而满足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特征之下公众的现代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言,富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要求,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推进全民阅读是助力实现精神富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这个层面,更是毋庸赘言。全民阅读可谓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特征:包括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在内的推广全民阅读的诸多载体,在提供阅读空间服务的同时,载体本身业已成为城乡物质文明建设成果中的独特硬件元素、区域形象符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给公共文化事业带来了蓬勃发展、兴旺繁荣的大美春天。全民阅读在新时代所具有的特别意义,为我们在新时代高举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进一步开展好全民阅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务必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推动全民阅读工作之中。漫漫征途,唯有奋斗。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公共文化事业必须以更好更高更强更优更实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实效,为滋养心灵、提升自信、凝心聚力、实现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作者系南京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