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0月8日上午,江苏省现代美术馆举办了江苏紫金文化优青系列展之“万荷奏红——郑长安书法展”开幕式。活动由江苏省文联主办,省美协、省书协、省现代美术馆承办。著名书法家言恭达为展览作序,寄语郑长安“以红荷之志,书写出别样华章”。
以红荷之志,书写出别样华章
□ 言恭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安生于沭水之阳,自小徜徉于荷花之畔。及长,工作于中吴、金陵,皆鱼米之乡,水系发达,河网密布。盛夏时节,万荷奏红,一派视觉盛宴。其生机也勃勃,其清香也益远。
荷花乃花中君子,为儒家道德人格的象征之物。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言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以比德手法,凸显荷花具光明峻洁的儒家人格。细考荷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情况,最早见于《诗经·国风》中的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二篇中,荷花隐喻、类比女子。屈原在《离骚》《九歌》中大量以荷花为“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比德士大夫之芳洁品性。洎乎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中花卉题材以荷花最盛。吴歌,吴地江南民歌,以六朝古都南京为中心,盛行于苏锡常镇,齐梁诸帝吟咏荷花游宴之诗比比皆是。逮至唐宋,在佛教、道教中,荷花皆具“不染”之清净意象。儒教中,荷花更是君子之花。至此,荷花已成三教合一的祥瑞之徵。由是,唐宋文学中产生了大量的歌咏荷花的诗词。
言恭达先生题字
唐代李商隐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将荷花的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卷、舒、开、合的种种风姿描写得那样简洁自然,歌咏荷花天然本性、不加雕饰、真而不伪的高洁。宋代苏轼的《荷花媚》,道出荷花的风流标格。辛弃疾说“露荷翻叶”,陆游言“闲听荷雨”,更有陈观国的“万荷奏红”……明清以来,荷花诗词佳篇不断。
在中国书法创作中“意”与“象”是相生的。“因心造境”“尽意立象”,“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是互动的。长安在心赏、吟读、书写荷花诗词中,已渐得荷花清凉之境。荷花情韵演绎在他的笔墨之中是感动心灵的意象。情到真处,方见心境。晨赏绿荷红花,夜嗅荷香十里。长安心中有荷之百态,蕴藏着一个真诚、高洁的世界。
长安赏荷爱荷,以读写荷花诗词为乐。展示在我眼前的80件书法作品,全部是荷花主题的创作。细品其书法,较往年又有精进,令我欣慰。他的书法创作,沉浸在书写的快乐之中,其笔墨与气质自然交融,在作品中体现出沉静、敦厚、雅正、飘逸的审美追求。
“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景语亦情语也。望长安以红荷之志,书写出别样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