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档案中汲取力量
百余名学生走进江苏省档案馆夏令营
7月27日-28日,江苏省档案馆举办了2023年档案夏令营,来自南京市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等学校和街道的18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江苏省档案馆利用红色档案资源,通过实物、影像、文字等方式,沉浸式展现百年党史,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奋进力量。
为充分发挥江苏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同时也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江苏省档案馆多年来一直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据悉,今年已是江苏省档案馆举办的第21个暑期夏令营。
据介绍,本次活动紧扣“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通过组织参观“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等主题展览,观看省档案馆摄制的《红色珍档》及《光耀史册》微视频,引导青少年追随党的足迹,了解党的历程,遵循党的教导,让学生们对党的光辉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党的初心与使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党的百年历史更是一部英雄人物辈出的历史,是彪炳史册的伟大记忆,帮助学生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
展览的最后,在江苏省档案馆专门制作的“写给2035”的明信片上,孩子们留下了对12年后的中国、江苏和自己的祝福。“我想成为一名像王伟那样勇敢的飞行员!”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汤珈铖目光坚定地写下了自己的梦想。“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数学老师。”来自金陵汇文小学的葛祐恩将明信片郑重地投进邮筒,她说,“12年后我还要来档案馆看看,希望那时候我的梦想可以实现。”
参观活动之余,江苏省档案馆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动手实践的环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档案馆7楼的技术保护处,依次参观了档案修复室、仿真复制制作室、缩微拍摄室,从头到尾兴致盎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上手实践,使用糨糊、棕刷、宣纸等工具进行简单的修复工作,当了一回“小小档案修复员”。
值得一提的是,由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学生组建的志愿讲解服务团队,围绕“重温历史、追寻记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全程参与夏令营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省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和效果。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