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 | “文都”暖人心 “联”动千里情
2022-11-07 21:0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姣姣  
1
听新闻


“文都”暖人心 “联”动千里情

  “地铁是现代城市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乘坐地铁是市民常用的出行方式之一,其载客量是其它交通工具难以企及的。在人来人往的地铁出入口处悬挂楹联,其传递的社会正能量无疑是巨大的。”广东省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主席邓仲锦向记者感叹道。

  由江南时报、江苏省楹联研究会、江苏省书法院、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主办的“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正式启动后,引发了海内外楹联爱好者的共情,短时间内便收到了海内外逾5000副投稿作品。这些创作者饱蘸激情,直抒胸臆,将金陵特色和地铁文化融入楹联,创作出一幅幅平仄合律、独具匠心的作品。

  邓仲锦是一名诗词楹联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在看到征联消息后他欣喜万分:“我是在楹联爱好者组建的微信群里发现南京地铁征联活动,当晚就开始提笔创作。”邓仲锦说道。

一段温暖记忆滋养了笔墨

  “我写楹联快十五年了,”邓仲锦告诉记者,他接触楹联是因为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弃商从文,担任中山诗社的诗词对联刊物编辑工作后,便开始尝试对联的研究和创作。这期间他创作对联上百副,多次参加各地举办的写对联赛事。如今,几经历练的他已出版《斗室诗词选》和《香山古建筑对联集成》等。

  邓仲锦曾两次游览南京,记忆里南京是个繁华美丽的大都市,旅途中他曾写过几首诗词,描写在秦淮河、钟山陵、南京长江大桥、玄武湖、莫愁湖所看到的景色。邓仲锦极为欣赏古今名人在这些景点留下的众多诗词对联佳作,在他看来,楹联文化已渗入南京城市肌理。走在南京大街小巷,无论是古迹景点,还是现代建筑,都能发现楹联的“倩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韵味之美。

  文化点缀城市风光,也涵养着人们的品格修养。“我对南京尊敬老人的印象十分深刻!”邓仲锦打开记忆的阀门娓娓道来,“在一次夜游秦淮河的时候,我们慕名到一间卖蒸鸭店铺,打算买两盒打包回酒店吃。当时光顾这个店的人非常多,排着长长的队伍,店里两个年轻的客服察觉到我们,就对排队的人们说,让这两位老人家先取好不好,排队的众人异口同声说好。”这件事深埋在邓仲锦内心,让他倍感温暖。他直言,是这份温暖滋养了笔墨,很想通过楹联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遣词造句要体现意境美

  “满脸春风,坐地穿城,东南西北上中下;一身喜气,出门办事,柴米盐油酱醋茶。”这是邓仲锦此次为大行宫地铁站创作的楹联。

  邓仲锦表示,楹联创作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高于生活。他在撰写这副对联时,遣词造句都从这三方面着力。上联的“满脸春风”,与下联的“一身喜气”,既体现了春联特色,也反映出祖国繁荣昌盛的面貌。同时,该联也展现了南京地铁繁忙景象和人们真实生活,让读者能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邓仲锦认为,一副好楹联除了其本身要符合联律及规则外,还要体现其意境美。表意要准确,意味深广悠长,语句饱含诗情画意,真实有骨感,上下句气势要旗鼓相当;要体现趣味性,能让读者喜闻乐见又玩味无穷。

  此次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不仅让楹联文化以其独具的艺术形式展示在广大民众眼前,也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楹联给他们带来的正能量和文化艺术的享受。“我认为地铁与楹联的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我因此向身边联友们提议向南京学习,让创造性与时代性接轨,更好地助力楹联文化的发扬与传播。”邓仲锦说道。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

标签:楹联;南京地铁;对联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