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江苏的幸福河湖长什么样?12月19日下午,在南京举办的“智水”新理念与新技术研讨会上,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劲松对此进行了生动解读:到2035年,江苏省河湖总体建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要让河湖在满足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传统功能基础上,满足人们亲水、近水、悦水的精神需求。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南京)软件谷管理委员会、南京河海智慧水利研究院及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近百名水利系统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战略合作发展,共谋智慧水利新生态。
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奋力推动江苏水利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以大水利支撑大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地走在前列。
张劲松介绍,要高效支撑幸福河湖建设,必须靠“精密监测”、“精准调度”和“精细管理”:通过精密监测实现幸福河湖有感有知;通过精准调度保障幸福河湖水美安澜;通过精密监测实现幸福河湖有感有知。到2025年,江苏全省城市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到2030年,列入《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的723条河道和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137个湖泊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同步推进市县乡村幸福河湖建设,到2035年,全省河湖总体建成幸福河湖。
河海大学原副校长、南京河海智慧水利研究院院长朱跃龙教授对《智慧水利与流域智能管理决策》进行了专业解读。朱教授梳理了智慧水利关键技术逻辑关系,对智慧水利大脑进行了阐释,并对未来智慧水利的蓬勃发展流露出十足的信心。河海大学冯钧教授的《知识图谱及其水利应用》、张珂教授的《小河流产汇流规律与洪水预报研究进展》都干货满满,赢得掌声无数,为现场水利人提供了“智水”新技术指引。
会上,南京河海智慧水利研究院和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重点在智慧水利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水利专业应用服务云平台研发以及新型水利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业务覆盖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环境与水安全保障、城市水务等领域,共同为水利行业的立体化监测、精准化管理、规范化监督、智能化决策和便捷化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据了解,河海智慧自创立以来,始终将科技研发与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不吝研发投入,不断补强技术短板,以提高研发竞争力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重视创新人才培养,重视研发技术创新,通过完善内部创新机制和促进内外交流等形式,确保企业充满创新活力,为众多政、企客户提供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收获市场与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