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学子开展“弘扬非遗精粹,坚定文化自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08-27 15:02:00  
1
听新闻

  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近日,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韵古遗承,文脉探行”实践团走进扬州非遗珍宝馆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进行了以“弘扬非遗精粹,坚定文化自信”为题的实践探索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通过“寻-访-传”三步走的形式,探索非遗的底蕴,访问了非遗传人,并通过各种形式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这种形式不仅让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为非遗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一、寻非遗底蕴

  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更是中国工艺美术珍宝的重要产区和集散地。实践团一行首先抵达扬州非遗珍宝馆,开启了一次深入探寻扬州非遗文化的珍贵旅程。馆内展示的扬州剪纸、扬州漆器、扬州玉雕等非遗项目,无不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创精神。随后,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览深入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欣赏套印本

图为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在刻雕版

图为青少年利用空余时间学体验扬州非遗玉雕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观赏《郭子仪祝寿》红缎地故事图屏

  二、访非遗传人

  实践团在参观完非遗珍宝馆后,意外遇到了一群投身非遗传承的有志人士,并积极“访”问了多位非遗传承人。传承人们不仅向成员们展示了精湛的技艺,还真诚分享了技艺传承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深情讲述了从学艺到传承的点滴故事,每一步都承载着对非遗文化的深厚热爱与执着。雕版印刷的传承人谈到,尽管技艺难度大、过程枯燥,但想到这是祖辈留下的珍贵遗产,便坚持不懈地走了下去;古琴传承人则感慨制作工序的复杂和调音技艺的传承源远流长。通过与这些传承人的交流,实践团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传承人们的坚守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要将非遗文化薪火相传的信念。

图为非遗传承大师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古琴用来调音的琴轸

图为传承人为成员耐心讲解雕版印刷历史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非遗传承大师的指导下尝试弹奏古琴

  三、传非遗精粹

  在非遗文化探寻的旅途中,实践团不仅亲身体验了非遗技艺的魅力,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文化瑰宝的精彩瞬间定格。通过摄影、视频记录等方式,成员们将制作漆扇的过程精细捕捉,并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制作漆扇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了这项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制作出了精美的漆扇作品。每一把扇子都承载着非遗文化的精神,也展现了实践团成员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承。此外,实践团还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路径,发现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可以为现代生活增添的色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作漆扇

图为实践团成员所制作的精美漆扇

  此次扬州非遗文化的寻访之旅,“韵古遗承,文脉探行”实践团以心致敬传统,用行动诠释传承。他们在历史的脉络中感受匠心精神,于文化的长河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不仅是一场探寻之旅,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升华。实践团成员们学非遗的精髓,将热忱化作动力,携手共绘非遗文化在的崭篇章。

标签:遗珍宝馆;传承;物质文化遗产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