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乡村小朋友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7月12日,江苏大学流体中心组织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梦想飞流”小队,前往镇江市上党镇的其一村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走出校园,深入农村,利用流体机械的专业优势和教学方法,开展了“润泽心灵,流动智慧”主题知识科普活动。
流体魅力,在生活中绽放科学奇景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旨在精确捕捉并满足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需求,激发他们对科普活动的热忱。实践团队与村委社区紧密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细致的摸底工作,全面了解了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点、学习需求以及他们现有的知识基础。基于上述信息,团队精心策划了一场以“心心相‘吸’——探索生活中的康达效应”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目的是通过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科普内容,缩短科学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图为志愿者在讲解康达效应相关知识
趣味实验,在探索中体验科学旅程
实践团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性强、趣味盎然的实验活动,旨在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以“康达效应”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实验,如“气球大风车”、“倒水杯”、“吹蜡烛”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流体动力学的奇妙魅力。通过这些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和讲解,孩子们将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追求真理满怀热情。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启蒙,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孩子们在科学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开启一段段奇妙的探索之旅。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做“气球大风车”实验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做“吹蜡烛”实验
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探索奇妙应用
为了鼓励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实践团队特别设计了“梦想纸飞机”这一趣味盎然的小游戏。孩子们将有机会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纸飞机,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入理解“康达效应”的科学原理。此外,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愿望和梦想以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在飞机的机翼上,让这些梦想随着纸飞机的飞翔而起航。
图为小朋友们在折纸飞机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进行“放飞梦想纸飞机”活动
在“梦想角落”,孩子们将放飞自己制作的“梦想纸飞机”,让它们承载着希望和梦想飞向蓝天。这一时刻将被永久定格在照片里,成为孩子们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本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小朋友们的视野,更点燃了他们对流体科学的无限好奇,让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更让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美好期待。我们坚信,这些孩子们,如同璀璨的明星,将会在未来绽放出无限广阔、耀眼夺目的光芒。通过这样的教育体验,孩子们的内心将被深深润泽,他们的智慧将如流水般涌动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