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精微绣”亮相江苏书展尽显地情文化
2024-07-08 16:42: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雅倩)布为纸,线为墨,选线、劈线、走线间尽显娴雅从容。7月5日在第14届江苏书展“方志江苏馆”内,“95”后姑娘孙裕玲带来的一场锡绣文化展演吸引了不少观众目光。其绣台旁陈列着的部分作品,或山水人物或翎羽走兽,或匠心重构或随意小品,无不刻划入微、精彩传神。

  双面绣《殇》极富深意。该作品正反两面均绣着一个后背留有伤口的女人,并伴有一只鸟,但两面的伤口状态及鸟的样态略有不同。孙裕玲告诉观众,正面的青鸟代表忧伤,反面的黄鹂象征快乐。“每位女性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心酸,希望女性身边能多些‘黄鹂’般的角色,给她们多一些关爱与陪伴。”

  作品《寒雀图》长40厘米、宽30厘米。据介绍,这幅作品绣了足足半年。苍劲的树干由半根丝线缠绕形成,麻雀身上轻轻浮动的绒毛源自劈成三十二分之一的丝线绣,寒雀背部色泽用40多种赭石递进铺陈而成。整幅作品明暗层叠,飘逸灵动,充满张力。

  作为精致微小的双面刺绣,精微绣的艺术特色在于卷幅微小、构思巧妙、绣技精湛。方寸之间,锦绣万物。经由刺绣艺人用双面绣技法精工绣制,呈现出“寸人豆马,蝇足小字”的奇观。有的人物服饰上所绣花纹和字体,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孙裕玲介绍:“一根丝线,常常要劈成几十分、上百分之一,要恰到好处。绣的时候,须细细体会,找准感觉。”

  精微绣是在继承锡绣传统针法基础上创新演变而来。它历史悠久,承载着无锡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生产生活风俗。此次锡绣展演,由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滨湖区档案史志馆联合推荐组织,是锡绣艺术首次亮相省书展主会场。短短两小时,展演给观众带来非遗艺韵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打开无锡的特别方式。

标签:作品;丝线;书展
责编: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