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爱国、爱党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中建-大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枫泾项目党支部组织青年员工参观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深入感悟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思想,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位于淮海中路567弄(原霞飞路渔阳里)6号的渔阳里,不仅是中国共青团的诞生地,也是建党前夕上海共产主义者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还是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的见证者及发源地。著名的“中俄通讯社”和“外国语学社”曾在此举办。五四精神的火种,通过当时迁址上海的《新青年》编辑部、共产主义者设立的“外国语学社”等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看着富有年代感的红灰两色裸砖外墙,大家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纷纷怀着肃穆的心情踏进这一神圣之地。
进入展馆,大家仔细认真地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和物品。这些展品集中再现了百年来我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现了上海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创造的光辉业绩。
随后,大家又来到了上海南昌路100弄2号,这里曾经是陈独秀1920年在上海的住处,更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旧址。在这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完成了精英集聚、理论宣传、阶级动员、人才培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酝酿、筹备到组织诞生前的过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开天辟地的革命烈火离不开老渔阳里的火种。
“仔细看过陈列展后,对党的初创时期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些胸怀理想信念的进步青年,他们能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保持着对国家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他们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支部青年党员王彤表示。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建-大成上海枫泾项目党支部将以此次参观为起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推动公司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