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以及“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精神康复,特别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康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促进苏州工业园区精神障碍患者在社区的持续康复,提高群众助残意识,营造人人关心精神障碍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打造有利于精障患者回归社会的康复环境,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联合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市心理健康协会、苏州方寸心理积极推进各项服务的落实与开展,长期为苏州工业园区精神障碍康复患者提供专业的帮助与支持。
本系列科普文章共计6篇,普及精神疾病及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帮助大众详细了解严重精神障碍六大类的具体表现形式,知晓寻求帮助的途径与应对方法,减少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和负面的社会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从而减轻患者的病耻感,建立有助于患者康复的社会环境。
像经历了一场噩梦一样,我茫然的从梦中挣脱,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只看到人群中大家在慌乱惊叫,纷纷朝我后退。
我知道,我又发病了。
我头痛欲裂,全身无力,反胃欲呕,我试图回忆这个噩梦,大脑刚刚却像死机了,我什么都记不起来。汗水黏湿了我的衣服,身体的难受并不足以让我感到可怕,大家像看怪物一样的眼神深深的刺痛着我的神经。
我叫阿皓,在我刚能记事的年纪,我就见到过这种目光。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发作。
我的病叫癫痫性精神障碍,这是一种奇怪的疾病。我的大脑不仅会毫无征兆的失去意识,还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据说这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反复突然的过度放电,损害了正常的神经功能,并且由此为基础,并发了精神系统的异常。
我时常会感到人群中所有人都在议论我,他们在评论、辱骂我,他们的眼神充满着恶意,好像随时都会杀死我,这种感觉让我恐惧、焦虑、坐立不安。我想保护自己,却感觉自己的想法、思维全部都暴露了,我脑海里想到什么他们就立刻知道,我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无力的感觉让我抓狂发疯。
除此之外,妈妈说我有时候会突然目光呆滞地咀嚼舔唇或哼哼作声,而我根本就不知道我曾经做过这些举动。看着妈妈担忧我的目光,我心里越来越愧疚。我的病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像悬在家里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发作一次,吓的家人手忙脚乱。
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常常让我万念俱灰,陷入到难以自控的低落情绪中。我不知道我下一次会在哪里发作,会被谁看到,如果是在地铁上、马路上、甚至办公室里,我不敢想象,别人会怎么看我,我也无法信任任何人,他们好像都在针对我,没有人对我好,我大概是一个怪物吧。
妈妈时常告诉我她是爱我的,她说,身边的人对我没有恶意,是我陷入到自己的世界里,固执的这样认为的。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呢?那些思维和感受就像不受控制的猛兽,妈妈为了我,更是提心吊胆,整日担忧着我,怕我因为这种感受伤心,又怕我会忽然做出什么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的事情。太多情绪折磨着我,哪怕在不发病的日子里我也很难跨越这道鸿沟,进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有一天,我在网络上看到这种疾病的科普,我才知道,只要我能合理、规范的服用抗癫痫和抗精神药物,就有极大的概率控制住这种发作和不正常的思维,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只要能控制三年不发作,脑电图正常,在此基础上控制住精神症状,我的病就能极大好转。我才知道,原来这种病是可治的,我也不用一直生活在黑暗中。
我马上出发去了苏州市心理卫生中心,告诉了医生我的情况和心里的折磨。医生告诉我,我应该早点过来就诊治疗的。对于癫痫,每个人发作的形势不同,医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症治疗精神症状和情绪问题,就能更有效的促进康复。
医生说疾病是生命的常态,只不过在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中不同。
这句话击碎了我的防线,我突然意识到,对待疾病最好的办法,也许只有与它和解,从而接受这个带着疾病的自己。史铁生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毫无保留的将自己交给疾病,与它握手言和,化敌为友,这是我不敢想象的人生境界,但是我想,我已经有勇气去面对它。
从医院回去,我开始吃上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和普通发烧感冒不太一样。刚开始,我每两周都要去一次医院,医生说在缓慢的给我调整药物,逐渐增加到最适宜我的治疗剂量。我感受到了,最开始,我还会像以前一样发作,后来过了两个月,药物调整的越来越适合我,发作也越来越少,我也不再感觉周围的人对我充满敌意。这是我之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我的病情慢慢稳定了下来,我的生活好像照进了阳光。只要每天吃了这几个小药片,我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交朋友。我享受这样的日子,也感谢自己选择了去医院治疗。
再后来,医生说我的情况已经很稳定,只要坚持服药巩固维持着,三年不发作,就有可能慢慢减药,我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但是随之而来又有了一个新的的问题,我的生活已经渐渐迈向了正轨,而广济医院离的很远,好转的病情和距离太远的医院让我每月一次的定期复诊配药变得困难,有时甚至会忘记去。有一次医生告诉我说,如果觉得每次来医院配药麻烦,可以选择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那儿也有三甲医院的专家坐诊,可以配药,还能进行心理辅导,而且无论是患者的信息还是定诊服务的环境都遵从严格的隐私保护。唯一担忧的是,我怕不怕遇到熟人?
想到这个问题,我犹豫了一下,随即,我想明白了。社区配药,对于我这样稳定的病人,不用说一定是方便的。我怕遇到熟人吗?本能是怕的,以前的阴影依旧隐约的笼罩着我,我怕揭开这层伤痛。但是生病不是我能决定的,生什么病也不是我的过错,我为什么要觉得羞耻呢,我在如此积极努力的治愈自己,无论是躯体还是心理,我都在用以往从未有过的勇气面对自己,我这么棒,为什么要觉得羞耻?换个角度看,去社区配药,也是我能正视自己的更大进步。
我不怕!我对医生说到。
我去了社区配药,没想到社区的福利比医院的医保还要好。医生说我的情况属于苏州市园区精神障碍患者的惠民政策补贴范围,每年我都能申请到3300元的参保职工门诊医疗补贴费用,还有四次的免费体检,真没想到这个选择还为我减轻了一些生活负担,我不禁想,生活果然偏爱更有勇气的人,越勇敢,生活越是善待你。
后来我规律复诊,坚持服药,癫痫越来越少发作,精神和情绪也越来越平稳,生活也越来越走向正轨。我的情绪和心态也越来越好,甚至敢于直接告诉同事我每次吃的是抗癫痫药。越这样坦然面对自己,让我越轻松,同事也自然而然的“哦”了一句,就像听到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现在想来,我仍要感谢那个不讳疾忌医的自己,是自己的尝试和坚持让我过上了另一种人生。另外也要感谢一下园区政府的惠民补贴,为我们需要就医的人群扫除了经济上的一大障碍,便民利民,是真正帮助到生活的好政策!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