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2022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樊佳琦同学,大学期间主修朝鲜语专业。其中主要学习高级朝鲜语,科技朝鲜语,机械朝鲜语,朝鲜语翻译技巧,言语技能训练,朝鲜语翻译实践等专业课程。大学平均绩点在3.8以上,专业排名前三,本科期间通过了英语四级、topik六级,和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樊佳琦起到了一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她个人品学兼优,勤奋务实,性格外向,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书法社练习书法并参加硬笔书法比赛,曾加入到跆拳道社团练习跆拳道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她曾多次参与课外活动与比赛,多次获得校级一等、二等奖学金,多次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还曾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经典传承工作委员会和河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的2020年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答中荣获黑龙江省一等奖,黑龙江省传统文化优秀传承大使的荣誉称号,曾在2019-2020年度担任外国语学院思想研究会宣传部副部长,哈尔滨理工大学朝鲜语18-1班生活委员、心理委员。
她曾在庆祝建党97周年党的知识竞赛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最美笔记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学党史,强信念,译先锋”黑龙江省学习优秀党员事迹笔译大赛中获朝鲜语本科组二等奖。在2021年5月,作为独立作者在国家级龙源检索《科学导报》刊物上发表《中韩新闻特点与翻译技巧》论文一篇,文章编号(KX-818330),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5,并凭借文章《中韩新闻语言特点与翻译技巧》获得全国学术论文大赛评比一等奖,曾在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第十三届山东省“RWS”杯大学生科技节科技翻译大赛(汉译朝组)中,荣获三等奖,曾在大连市第二届“乐椿轩杯”东北三省高校韩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优秀奖,曾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并凭借作品《“留在龙江”黑龙江省留学生学习生活助理》荣获第五届哈尔滨理工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曾加入到一带一路NLP课题组对语料库建设进行研究,曾在项目组从事质检的工作,曾在北京探境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普通话录音项目组成员,曾担任过韩剧音频转写质检员和影视作品音频转写员,曾在大三阶段担任过领航考研的校园代理,大四阶段在广州堂吉诃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远程实习助教,曾担任哈尔滨理工大学初级朝鲜语会话翻译助教,曾担任过杭州荣怀国际学校线上家长会的临时翻译。
大学期间,樊佳琦同学也多次获得各种荣誉,可她深知过去是过去,将来是将来,以前所获得的荣誉只不过是在为未来在行业当中取得更深造诣铺路,因此,她选择毕业前夕考入延边大学朝鲜语口译专业继续深造。
而在读研期间,她继续跟从硕士生导师做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比研究、韩中中韩文学翻译的错译、误译、漏译研究和语料库建设的语言对比研究。为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她还在收到研究生拟录取通知之后做了研究生规划,她说:“在研一期间,要把重点放在夯实专业课基础上,通过影子练习锻炼口语表达能力,通过韩语新闻泛听磨耳,提高对词汇、语法的辨识度,课上跟随导师学习交传、同传口译翻译技巧,课下多结合实际进行练习。”她表示,研一是打基础时期,要严格按照一千小时法则提高同声传译的翻译能力。并且利用好延吉市的中韩韩中双语交流的语言环境进行练习,多了解少数民族,特别是朝鲜族的特有文化和生活习惯,增强文化素养。研二期间,要根据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撰写并修改硕士毕业论文,顺利拿到学士学位证书。同时,也要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为未来以后的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她说:“大学生当把握现在,着眼未来,要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己所能,为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一份力。”
翻译是一门残缺的艺术。她常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形似常规,以意传神,以人文情怀为底色,用科技结合艺术译出隐藏的文化底蕴,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翻译自己所创作的作品向外输出,以己之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文学相互交流,将华夏文明传出海外。樊佳琦认为,这也是作为一名译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樊佳琦曾创作的诗歌作品有《无言》、《零上六度飘雪》、《无眠》、《思》等。
《无言》
樊佳琦
窗外见残柳,枝上水下流。
薄云皆散去,日照暖寒秋。
萧条久不缓,几度夕阳囚。
折出汝之影,宛如把君留。
《零上六度飘雪》
樊佳琦
零上六度
算不上热
但至少有云,有风,有蓝天
奈何
一个下午
就变了脸
云变乌,风变凉,蓝天变灰天
零上还是零上
只是飘落了雪
漫天
雨夹雪,雪夹雨
即是晴天亦是阴天
《无眠》
樊佳琦
夜深不能寐,苦想不得闲。
日日思君貌,夜夜偷响笑。
忍得思不见君,何时能相抱。
悠悠辗转几个愁,雅女无延闹。
《思》
樊佳琦
许久不曾梦见
您的微笑,您的脸
我与您的故事已留有二十余年
如今的我
已长大成人
如今的您
却已年过半百
我真的很想很想
放下所有的事,去投入到您的怀抱
但时光荏苒,岁月无痕
单就这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也无法实现
现在的我,愿踏来时的路
去您常待的地方
再见您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