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难降解、污染大等特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伤害,各国出台相应政策,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中国也出台了“3060”碳目标和“限塑令”等政策。
在此情形下,既要兼备塑料已有的功能,又要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无疑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当前市场上替塑材料主要是纸类和生物降解材料,但是,造纸污染巨大,且用于食品包装还具有“氟”毒素,生物降解材料PLA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PBAT当前产能严重不足,价格居高不下。我国替塑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以淀粉为原料,生产全淀粉材料母粒。淀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且再生周期短。加工过程中利用橡塑行业挤出设备进行淀粉热塑成型,开发全淀粉包装材料,如食品内托、3C电子产品内托包装、防震缓冲材料等,可在一次性塑料领域实现替塑方案。
全淀粉材料母粒耐热性好,可与塑料媲美,成本低,降解时间短,甚至可替代PLA和PBAT,相关产品性能优越。针对淀粉材料,团队开发出超疏水及耐水产品,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并且基于淀粉良好的食品特性,开发了胶囊外壳和可食料包等产品,部分产品已获得质量认证。
此外,基于多年的尝试及研究,团队掌握了核心工业加工参数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可直接利用当前成熟的塑料生产成型工艺,加工成本低,便于企业转型升级。在生产以及确定原材料后,根据市场背景、团队组建、行业特点和企业定位的需要,在运营管理、系统化生产以及市场规划这些方面不断完善,在项目实践中进一步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日前竞争日趋激烈大浪淘沙的现代社会,一个项目若想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除了创新能力外,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本团队在淀粉包装材料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功的原因,就是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强大团队。项目由天然绿色可降解材料领域专家孟令晗、汤晓智为指导老师,张太海教授和何卫东副教授为项目顾问,且整个项目团队成员均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在致力于淀粉材料的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创建绿色生态,构建低碳家园,这是团队的项目理念。团队始终相信,项目一定会实现替塑的目标,环境污染的问题也一定能够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