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深耕人文沃土,迈向科创新高地
建设“三个名城” 打造“六个好地方”
2024-07-08 21:2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月明  
1
听新闻


建设“三个名城” 打造“六个好地方”

扬州:深耕人文沃土,迈向科创新高地

  7月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扬州专场。

  “一句‘听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扬州成为文化旅游城市‘顶流’,去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创历史新高。”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表示,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三年多来,扬州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三个名城”建设,全力打造“六个好地方”,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级台阶、达742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城市前20。

扬州瘦西湖 新华社供图

 

  打造创新引领、产业兴旺“好地方”

  “优化布局‘6群13链’产业体系,高端装备产业入围全国百强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启动建设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江苏省航空航天产业(扬州)专项母基金在全省率先完成注册设立……”现场,潘国强表示,扬州着眼服务支撑全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强市建设,致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围绕打造“策源地”,建强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国汽轻量化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围绕打造“新高地”,系统推动“613”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数控成形机床、船舶海工、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跻身全国领先行列,加快推动低空经济、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地方特色。围绕打造“先行地”,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协同抓好经济、科技、教育、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在扬州集聚、配置、增值。

  “围绕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扬州破立并举,焕发现代产业新动能。去年六大主导产业集群总产值达6400亿元,推动各县市区按照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分工协作开展产业人才‘双招双引’,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800个,并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潘国强指出,扬州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聚焦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深化“构建完善‘613’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科教产才融合发展”“‘数字扬州’建设”“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宜居“好地方”

  全面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美丽环境、创造美好生活”,全力建设城乡协调、风景秀丽、人民幸福、充满活力的生态宜居名城。扬州展现城乡协调之美,推动沿江沿河联动发展、城市乡村协调并进,优化市域综合交通布局,使生态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相得益彰。展现自然生态之美,更大力度推进“蔚蓝扬州”“水美扬州”“净土扬州”建设,系统推进“一山一策”“一湖一策”,全面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展现幸福生活之美,每年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方面的标杆样板,更大力度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让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潘国强介绍,扬州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国家二级标准,长江扬州段水质达Ⅱ类,2023年扬州获“净塑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称号。

  “生态宜居”是扬州城市名片,未来“生态宜居名城建设”将如何发力?扬州市住建局局长徐安朝表示,在打造美丽环境方面,厚植绿色底色,更高标准推动“绿杨城郭新扬州”建设,完善提升“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城市公园体系,在建成并免费开放310个城市公园的基础上,每年新建提升城市公园20个以上、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放大生态优势,加快推进长江沿线、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高标准建设大运河“十里外滩”,加快实施6个“国家山水工程”项目,打造更宜人的长江风光、运河风景。

  在创造美好生活方面,把“扬州居”内涵挖得更深,到2025年底,再改造老旧小区26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一批宜居住区的标杆样板;完善“租、售、改、补”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市民更安居、宜居、乐居。把“扬州行”便捷做得更实,全力以赴推进北沿江高铁扬州段建设,2026年建成投用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工程,2027年完成宁扬城际扬州段主体施工,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把“扬州城”美名叫得更响,推动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活态化更新、内涵式复兴”,高标准打造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运河十二景,高水平实施仁丰里、南河下专精特新项目,保留古城市井生活“烟火气”,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打响文化繁荣、文旅共兴“好地方”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扬州先后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世界级城市名片。潘国强指出,扬州加快文旅产业补链强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学的新实践。

  立足“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全力打响“来扬州,行大运”和“扬州最中国”旅游品牌,打造特色鲜明、四季旺游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立足“文化繁荣、文旅共兴”,推动城市旅游向城市度假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快创成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立足“业态融合、充满活力”,放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效应,丰富研学游、美食游、体育游、康养游等新模式,满足游客多元化、多样化旅游需求。立足“宜居宜游、体验温馨”,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积极开展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工程,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近年来,扬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既有古城古韵、又有新貌新颜,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据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陈玲春介绍,3月18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大会,出台《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明确“国际文旅名城”的新发展定位,即: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文化繁荣、文旅共兴,业态融合、充满活力,宜游宜业、体验温馨的国际文旅名城。

  以场景赋能,让游客变常客、流量变增量。围绕特色文化游,实施“历史文化名城解读工程”,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讲好扬州故事。利用古典园林、古建老宅等场景开发旅游演艺产品,提供“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全新体验。围绕休闲度假游,提升古运河水上游览线文化内涵,构建“白+黑”“食+住”“陆+水”产品体系。围绕文体商旅融合游,打造“跟着美食游扬州”“跟着赛事游扬州”等文旅爆款,办好鉴真半程马拉松赛、瓜洲音乐节、美食文化交流等活动。

  以品牌赋能,让城市“出圈”更出彩。陈玲春指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关键要有城市独有IP。着力打造“四季旺游”活动品牌,精心办好“烟花三月下扬州”“亲子研学‘夏’扬州”“二分明月‘艺’扬州”“冬游扬州‘食’‘泉’十美”等文旅促消费活动,让四季皆可游,处处是场景。打响“来扬州,行大运”旅游品牌,利用“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国际平台,开展友城互动和商务活动。打造“微笑扬州”服务品牌,在节假日强化旅游志愿服务,快速响应游客各类诉求,切实把游客的愿望清单变成扬州的服务清单。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标签:扬州;创新;好地方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