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苏州“双城记”|虚拟与现实相互辉映 历史与文化浸润人心
2023-10-17 21:4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西安苏州“双城记”特别报道组  
1
听新闻

虚拟与现实相互辉映

历史与文化浸润人心

  一键按下,古老的经卷如瀑布般在荧幕中倾泻而下;戴上VR眼镜,千年碑刻仿佛有了生命,穿越时空扑面而来……在古都西安与古城苏州,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保护传承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路径,改变了文化信息的呈现、传达和展示方式,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和渠道,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直观体验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游客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数字化赋能

  让文化遗产延长“生命周期”

  从西安碑林中的精美石刻,到江南水乡的《姑苏繁华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对文化遗产的修复、转化、存储等大量工作。在运用传统方式进行修复和保护的同时,数码显微技术、三维虚拟技术等数字化手段,解决了手工修复无法完成的难题。

  在西安交大田家炳艺术楼,由西安交大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著名雕塑艺术家贾濯非领衔的三维造型艺术现代技术应用研究团队先后组织开展了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山西晋城青莲寺、唐昭陵六骏石刻的数字化保护与修复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该团队与国际相关团队达成了合作,从而走上了一条国际化、跨学科的新路子。

  “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为离散文物碎片信息超现实聚合的信息完整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让我们有机会逆向探寻、感知这些文物本有的文化风貌。”贾濯非团队通过“运用新方法、探索学科交叉、深度国际合作”,正在为文物保护研究开辟新思路。

  在文物遍地的西安,借助高科技力量延长文化遗产“生命周期”的案例比比皆是。记者在秦始皇兵马俑考古遗址看到,科研人员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探测土墓壁、人物像和陶俑的内部结构。据介绍,通过测量红外线辐射的分布情况和温度差异,可以识别出隐藏在土墓壁内部的结构和空洞,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其构造和保存状态。

  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为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从2010年开始对馆藏古籍和陕西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完成上万册陕西古代地方志等古籍的数字化采集,通过采集的数据搭建起历史文献数据库,并逐步把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像分享给社会。走进虚拟的“历史时空传送门”,观众可以瞬间穿越到1000多年前,沉浸式体验唐文化的魅力。

  和西安一样,苏州市也一直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建立了针对不同类型文物的数字化建设和保护工程应用体系,提升了文物保护工作科技水平,为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在2015年,苏州就组织实施了云岩寺塔精密三维数字化建设项目。此项目的完成标志着苏州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了数字化的高新技术时代。历经多年建设,现已完成包括甲辰巷砖塔、开元寺无梁殿、宝带桥、苏州文庙、全晋会馆等在内的十余处重点文物的数字化建设工作。

  构建系统的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不仅有利于文化保护与传承,也能促进文化更好传播。2023年3月27日,中数文化大数据(苏州)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大数据江南采集基地在苏州揭牌,这是中国数字文化集团首次在苏州布局全资子公司。据介绍,基地对江南文化区优秀、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建设江南文化大数据资源库(标本库、素材库、基因库等)的地方库、专题库,获取江南文化大数据产业发展所需资源,为全国区域文化大数据采集和集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西安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展品

  沉浸式观展

  让固态文物插上“科技翅膀”

  2015年2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博物院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9月13日,记者来到西安博物院,虽然是工作日,但游客依然摩肩接踵。记者注意到,除了传统的博物馆陈列展示方式外,西安博物院通过推动藏品数字化,编写AR历史绘本,推出线上展览与云课堂、AR导览、社教机器人等,全力促进“文化+科技+旅游”深度融合。

  其实,放眼全球,数字化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潮流。技术的更迭不仅可以拉近博物馆与参观者的距离,更可以在实现历史和当代的时空连接中,让参观者一天就能“穿越”千年。2023年暑假期间,全国很多博物馆预约火爆,甚至“一票难求”。“博物馆热”少不了高科技手段的助推,许多博物馆利用虚拟空间技术等生成虚拟场景,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

  唐朝人的宴饮习俗什么样?当时女性的妆发又是什么样?来到西安,寻觅盛唐遗风的游客,除了神往,还可以在西安安仁坊遗址展示馆找到答案。展示馆将多种传统元素提取并转译,结合数字化技术,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与展示,向游客集中展示了安仁坊及唐长安城的历史风貌。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展馆一楼的高清投影的墙壁上,唐代乐人正载歌载舞,一一展示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在服饰区,影像展现与真实的裙裾一起形成动态实物展陈,如果觉得看还不满足,也可以走进立体环绕式的音乐试听室,全方位感受唐琴的圆润悠远、五弦琵琶的气势磅礴。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调动人的五感,沉浸式体验文物,是现代展陈技术的特殊手段。在苏州,记者就运用五感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千里江山图》。

  众所周知,《千里江山图》真迹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每次展出后,都要回库房“休眠”三年再展,而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利用数字化技术等比例高清复刻了这幅画,演绎出生动真实的青绿山水,营造出一种“志在山水间,人在画中游”之感。当记者以手作笔,看着屏幕上挥洒出的青绿山水,嗅着画中花的香气,《千里江山图》中的自在山水,借着屏幕内外的互动,入眼也入心,更让人瞬间明白了什么是“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在孩子眼中,国宝是什么?在充满童真的画笔下,当熊猫遇见《千里江山图》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画面?今年国庆节期间,“当国宝遇见国宝”少年儿童创意绘画巡展苏州站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300多幅以“当国宝遇见国宝”为主题的优秀少年儿童创意绘画。这些作品从3万余幅参赛作品中挑选,它们跨越山海而来,稚嫩的笔触下满是纯真的赤子心。这次展览共吸引过万观众前来参观,旨在引领青少年成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

西安博物院游人如织

  创意化再造

  让互动体验更能“滋育人心”

  科技应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无尽动力,而从西安到苏州,文化创新创造,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增强游客与文物保护之间的情感连接,用更多维度和场景展现西安“博物馆之城”的文化魅力,西安城墙管委会联合西安碑林博物馆前不久共同策划以“千年碑林上城墙”为主题的城墙数字文物展览,通过前沿数字化技术,为游览者提供更多的西安各博物馆精品文物展览体验。

  记者体验此次展览应用的AR眼镜Coray Air,据介绍,这是结合西安城墙提出的实际应用需要,集合了深圳、重庆等地科技公司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SLAM双目光波导AR一体机眼镜,具有超长续航、快速实物识别等特点。

  “如果说,以前景区要做的是如何能让游客走进来,那么今天景区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景区里的文化走进游客的心里。”这是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共识。

  来到曲江新区就不能不来声名赫赫的大唐不夜城。2019年,“大唐女子绝美牵手”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突然爆火,由此大家认识了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她也渐渐成为西安文旅的名片和当地传统文化的IP。步入大唐不夜城,文创店里的“皮卡晨”文创无疑最惹人喜爱。即使不在西安,借助数字技术也能够以全景VR方式360度观赏“不倒翁小姐姐”,通过手动放大缩小直播画面的展示范围,还可以感受景区的热闹氛围和周边发生的趣事,获得满满的现场参与感。

  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来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他强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当记者走在游人如织的苏州平江路上,文化的展现总是伴随着隐约响起的琵琶声,循声而去,一条极为狭窄的巷弄里坐落着“琵琶语”评弹茶馆。这家评弹茶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总是满客,观众们来自全国各地。

  “馆主”吴亮莹有着众多高素质年轻粉丝,他们几乎都是在B站、抖音等视频平台上刷到她的短视频,随即便被温柔婉约、充满意境的苏州评弹打动。

  2022年初,吴亮莹的苏州评弹版《声声慢》上线,一下子走进了年轻观众的内心。在多个视频网站点击量超百万,全网演唱评弹版《声声慢》上了热搜。不少网友留言说,为了这一曲,一定要去苏州去现场听听。还有很多去过现场的网友感叹,自己听完已是泪流满面。

  吴亮莹告诉记者:“传统评弹演出属于地方曲艺,受地域限制,受众群体有限。但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戏曲演员通过网络把传统戏曲送到大家面前。为了让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能听懂苏州评弹,我们在讲解时使用普通话,并配有字幕,演唱的曲目也是传统和现代唱法相结合,于是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

  传统文化得以在网络时代焕新,而戏曲演员也被更多“路人”在手机上“偶遇”。当苏州评弹与短视频结合,当古老城墙与数字同行,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走红出圈。什么是新的文化样貌?什么是新的文明形态?“吴亮莹们”在路上,众多文化科技工作者也在路上,他们都在探索着……

  西安苏州“双城记”特别报道组

  本文得到西安日报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虚拟现实技术



【评论】织好“文化+科技”的时代“双面绣”

□ 张东海

  一部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和科技不断融合、相得益彰的历史。数字时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快速推进,我国正以数字科技为“桅”,升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帆”,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行。

  数字科技具有“活化”“再生”的重要功能,能够拓展中华文明的赓续途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得更好更全、传承得更火更活,全方位培厚生命力。在西安与苏州,精密三维造型等现代技术已经在文物保护研究领域“大展身手”,诸多文化遗产在数字科技加持下延长了“生命周期”。这样的探索,也使得两城文脉更具锐气与韧性、更有时代魅力。

  数字科技具有“催化”“赋能”的鲜明作用,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化呈现与多元化蝶变提供支撑,让文化瑰宝产生非凡吸引力。文博资源上“线”入“云”,非遗项目破“屏”出“圈”;数字投影、文保监测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城墙的保护传承;现代展陈技术带来沉浸式感官体验,《千里江山图》活色生“香”令人沉醉……从西安与苏州创新实践看,数字文博、数字文旅、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的新应用、新探索,产生了诸多让老百姓“百看不厌”“惊喜不断”的新产品与新场景,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美好文化体验走进了日常。

  数字科技还具有易于传播、便于共享的特色优势,能够重构文化传承的“时空”,让受众在“如影随形”中实现与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作为一项文化“新基建”,文化数字化能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搭建传统文化基因库、数据库、资源库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以数字化共享。西安与苏州在构建系统的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方面早有布局,且已经取得了不俗成效。比如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通过采集数据搭建起历史文献数据库,并逐步把这些珍贵历史文献影像分享给社会的做法,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文化惠民的双赢,值得肯定与借鉴推广。

  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时代所趋,更是使命必达。西安与苏州的文化数字化探索,正是我国紧抓数字科技风口,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更进一步绣好文化和科技共生共荣的“双面绣”,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数字能量。





  总策划 | 黄建伟 管云林

  监 制 | 徐宁 张东海 刘岩鲲

  报道组 | 徐宁 张东海 戴鸣蔚

  邓雯婷 钱月明 潘浩东

  视 频 | 编导:邓雯婷 潘浩东/摄像:潘浩东/剪辑:潘浩东 张睿恬 邓雯婷

  出 品 | 江南时报社、新华文投

  支持单位 | 西安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姑苏区委员会宣传部、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平江路街道办事处、钮家巷社区居民委员会

标签:文化遗产;生命周期;苏州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