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两相依 薪火永相传
2023-09-27 22:14:00  作者:姬传涛  
1
听新闻


家国两相依 薪火永相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暌别七年的苏东坡与胞弟苏辙相聚徐州,共赏中秋明月,一首《阳关曲·中秋月》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一轮皎月朗照千古,寄托着人间美好祈愿——月圆人更圆。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江苏大地灯火熠熠,家家户户望明月、尝月饼、赏桂花,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等一批传统节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积淀着丰厚的民俗传统,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记忆“活的灵魂”。当下,人们始终满怀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努力打造融汇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用心守护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

张广才 绘图

  源远流长 共赏千载明月

  提起中秋滋味,一枚金黄的月饼总挂在心头。早在殷周时期,江浙区域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据说是中国月饼的“始祖”。历经千年发展,江浙一带孕育出了苏式月饼,其层层起酥、薄如蝉翼的酥皮,配合肥而不腻的馅料,深受老饕们的追捧。

  “苏式月饼必须手工制作,一层皮子一层油酥,要做36层。”每天早上7点钟不到,68岁的苏式糕点师傅刘荣德就率领6人制作团队,投入紧张的现做、现烘、现卖“一条龙”流水作业。刚出炉的月饼香气扑鼻,“赶早市”的顾客在门前排起长龙,500只手工葱猪油月饼很快销售一空。“我们家每年中秋节都来买,带回去也分给亲戚朋友尝尝。”苏州市民吴女士拎着沉甸甸的月饼满载而归。

  除了月饼,江苏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中秋美食文化:江阴人一早起床,吃上一碗糖芋头,红糖桂花,香糯清爽;扬州市民用上好的老红糖、炒得喷香的芝麻等做成芝麻饼,酥脆香甜;淮安市民喝桂花蜜酒、吃桂花蜜糕,甜甜蜜蜜;盐城市民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老鸭汤,就着米饭饼爽滑下肚;南通人的饭桌上总要摆一盘红烧鸭子,或者白煨的八宝鸭……

  皓月当空,令人心畅气和。吃完团圆饭的江苏人总是愿意踏出家门散散步,被称为“走月亮”。妇女结伴外出赏月叫“踏月”,文人雅士谓之“赏月”“玩月”,孩子们则欢唱着“月亮跟我走”,在月光下追逐嬉闹。

  “苏州好,串月有长桥。桥面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清代诗人沈朝初的一首《忆江南》词,描绘了中秋佳节苏州民众赏月的场景。诗中提到的“长桥”,指的是苏州石湖东面的行春桥,这是江苏中秋赏月的最著名景点之一。每年中秋,月之清辉洒向微波粼粼的石湖,行春桥上九个环洞各映一轮月影于湖面上,美轮美奂。湖里灯船、游船往来如梭,游客们从各地赶来,只为一睹“九月一串”的奇观。

  在南京白鹭洲公园,同样有座“网红桥”——玩月桥,这曾是明代中秋赏月最具人气的地方之一。“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每逢中秋之夜,南京城内甚至外地的书生士子们纷纷聚集在秦淮河的玩月桥头,或赏月赋诗,或笙箫弹唱,好不热闹。后来,该桥被毁又经历重修复建,与夫子庙文德桥等地一同成为南京人中秋赏月、忆古思今的好去处。

  守正创新 打造文旅盛宴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江苏人而言,中秋不仅是团圆佳节,更是一场文旅盛宴。伴随着“中秋+国庆”长假到来,全省各大文博场馆、演艺空间、旅游景区等精心推出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赋予传统佳节时代新内涵。

  守正创新,传统文化让“月夜”更美丽。为弘扬传统文化深厚意蕴,自2008年起,苏州围绕“石湖串月”,成功打造了五届原汁原味的古代吴地中秋民俗文化盛会,成为当地的文化品牌活动。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民俗专家沈建东认为,苏州人一直有重节好友的传统,数百年来,游石湖、赏中秋月是苏州民间自发形成的传统习俗之一。“通过举办‘石湖串月’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参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进而更好地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

  9月27日晚,“我们的节日·中秋”第六届“石湖串月”姑苏民俗文化活动暨第三届“石湖邀月”艺术节系列活动如约而至。活动现场引入石湖居士范成大虚拟形象,与主持人面对面对话,以诗为媒,畅谈大运河边的千年福气。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缂丝、苏扇、太湖窑、核雕……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苏州同步开设石湖新郭老街手作艺术节,同时邀请新生代非遗主理人,展现苏州传统非遗之美和活化传承成果。市民游客徜徉于古建筑群中,感受非遗国潮的魅力,寻觅中秋夜游的新趣。吴门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娄子琛介绍,为更好继承发扬非遗文化,新郭老街还将正式挂牌成为姑苏非遗“游石湖习俗”保护传承基地,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

  泛舟玄武湖,看月光下古朴延绵的明城墙;漫步中华门,沉浸式欣赏大型3D投影秀;逛逛熙南里,在笪桥灯市中品金陵美食、看非遗民俗……“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南京打造推出的60余场文旅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为这座历史文化深厚的老城增添了大批人气。

  为推动传统文化扬帆出海,近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走进科伦坡、康提两地举办“天涯共此时”中秋系列活动,与当地友人一起享传统民乐、品雨花香茗、听南京故事。南京一级茶艺师黄子轩现场为斯里兰卡友人展示茶艺,茶香氤氲,尽显金陵文化风情;由当地大学生中文演唱、南京青年民乐演奏员陆旻晞古筝伴奏的《明月几时有》,以优美旋律唱响中华中秋文化底蕴。

  赓续历史 传承文化基因

  “感谢苏东坡,他以清空高远而充满人间情怀的词章,为我们民族挽留了那千古不磨的中秋明月,让我们即使时令不在中秋,但无论是低咏之时,抑或高吟之时,都有一轮明月圆满心头。”诗歌评论家李元洛认为,“中国人爱月而且最恋中秋之月”,中国文学中咏月的诗词和散文灿若繁星,在月光的照耀下光明洞澈。

  “作为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两大关键词:一是月亮,二是团圆。天上圆月明亮,地上亲人团圆,这是中秋最理想的境界。”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诗人龚学明告诉记者,诗歌艺术是对生活的升华,中秋文化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宝库。“像人们读到的很多关于中秋的诗,大都是祈愿能获得团圆,或者是因不能团圆而生出的忧伤。苏东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这样的心境。”

  “银白色的月光亲切/它们一再来临/我不记得某一天叫中秋……”在作品《中秋》中,龚学明曾回顾自己的童年记忆。他认为,人们对中秋文化的熟知和重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文明和富裕水平。“当时家里贫穷,日子困顿,很少能有隆重欢庆中秋的机会;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尤其是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进一步引发人们的关注重视。每逢这一天,在外的游子们都匆匆往家赶,真正做到了中秋月圆人团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过中秋节的形式有了千变万化。“但不管如何变,中秋节加深亲情联系的内涵永远不会改变。”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表示,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渴望团结和睦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要让人民通过中秋文化内涵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如何让传统节日巧妙融入当代生活?王登佐认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同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断赋予中秋文化新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丰富人民的节日生活,把人们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标签:明月;月饼;赏月
责编:滕方